1/0
女孩将男孩扔井里系模仿电视情景?不能简单归因
东方网·东方快评2023-03-24 10:29:50

近日,一段7岁小女孩将4岁小男孩扔进井中的视频引起广泛传播。昆明市嵩明县相关村干部称,女孩将男孩扔到井里是模仿电视剧情节,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3月23日极目新闻)  

据云南嵩明警方通报称,3月8日16时许,嵩明县小街镇某村杨某(男,4岁)与同村邻居王某(女,7岁)在村中水井旁玩耍时,王某将杨某抱起放入水井中(井口至水面2.65米,水深2米),附近村民听见呼救声后,立即开展救援,及时将杨某救起。涉事儿童家长平时无矛盾。目前,杨某已痊愈,在当地村委会的调解下,双方已达成和解。 

从事件的处理结果来看还算圆满,但事件的整个过程却让人触目惊心。相信很多人看了视频后,除了担心小男孩的安危,还有难以言说的震惊:如此小的女孩怎么会作出如此极端的举动?虽然警方已核实女孩确实是在模仿电视剧里的情节,很多人仍表示不信,认为7岁的孩子,安全问题已有了基本概念,不可能不知道把孩子扔进水井中的后果。

事实上,从相关报道了解,未成年人模仿影视剧画面作出极端行为,并酿成安全事故的其实并不少见。类似“儿童模仿动画片烧伤同伴”“美食短视频博主被女孩自制爆米花离世案追加为被告”等类似事件,都屡屡发生。然而,不容置否,这些极端案例很难说真正引起过足够的重视,更多人可能还是会将其看作是偶然事件。

诚然,电视剧里或许有把人扔进井里的情节,如果孩子们在接触这些媒介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关照,那么他们受某些情节的极端影响可能也就越大,出现极端行为的概率也就可能越高。但实事求是地说,还真不能让电视剧来当“背锅侠”,因为根源上还是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有缺失,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这又一次提醒我们,教育不能止步于学校课堂,更需要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领,提升思考能力和责任感。

更进一步说,孩子看电视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行为,电视中什么样的情节都可能会出现,无法一个一个防。所以说,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非常必要,让他们知道什么事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有专业人士分析称,从心理学角度看,女孩的举动是儿童的一种攻击性行为,缺失家庭关爱和经常接触暴力影视剧,都会对儿童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医生建议,家长应多给予关注,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

有鉴于此,涉及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与其去指责谁,不如堵上各种漏洞。如果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有偏差,家庭和学校乃至各基层组织,都要合力进行管教,确保孩子向上向善。同时,为减少电视等媒介对孩子带来的不良诱导,家长应以多一些的亲子陪伴去代替电视和手机的陪伴,并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辨别能力和安全意识。学校和社会也应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青少年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

另外,影视剧、短视频等制作方,也需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要清楚地知晓如果因为审核不严,造成模仿者的伤害事件,也要承担《民法典》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法律责任。而司法和行政部门则要加大监督力度。

总之,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在享受电视等媒介一些浪漫情节的同时也需要理智思考,认清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区别。社会各方共同构建一个既有浪漫情感,又有正确价值观的和谐社会,如此,方能共同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成长。

作者:季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