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东西问丨捷克当代艺术家伊瑞:“水墨牛仔”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新闻网2023-03-12 19:51:11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水墨牛仔”是怎样炼成的?

——专访捷克当代艺术家伊瑞

作者 薄雯雯 元悦娴

头戴宽檐帽,身着流苏皮衣,脚踩牛仔靴,捷克著名当代艺术家伊瑞(Jiri Straka)俨然一位西部牛仔,但见他娴熟地使用毛笔与流苏在宣纸上挥洒水墨,“水墨牛仔”就此诞生。

1995年,怀着对中国画的热爱,伊瑞只身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水墨画,如今他已是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捷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近日,伊瑞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他二十余年学习与创作水墨画的经历与体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与中国文化结缘?

伊瑞:大概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开始接触中国文化。当时捷克一些商店售卖中国产品,我对包装上的“方块字”产生了浓厚兴趣。

更重要的是,那时我在父母的书架上发现了两本画册,一本是捷克著名汉学家约瑟夫·海兹拉尔出版的《齐白石》,另一本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画册,其中收录了吴作人、李可染、林风眠等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大概11岁开始用毛笔模仿这些大师的作品,因为很喜欢画画,后来就读了美术高中,专门学习版画、素描和水彩画,但我心中一直想去中国学习国画。

中新社记者:您为何选择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中文系求学?这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伊瑞:因为我认识捷克著名汉学家克拉尔(Oldrich Kral)教授,他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翻译过《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中国经典文学。我读高中时,他在捷克国家美术馆工作,每次我去找他,他都会把关于中国美术的书借给我。高中毕业时,他建议我大学读中文系,并告诉我如果真的想到中国学习国画,就应该首先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学,这会很有帮助。

大学期间,我学习了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哲学,这深深影响了我学习和理解国画的方式。经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认识到创作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也形成了我对中国绘画一以贯之的态度。

中新社记者: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学习让您对中国画产生了哪些新的理解与认识?

伊瑞:一开始我想学习用技术性强的材料去作画,比如用哪一种宣纸,拿哪一种毛笔,如何自己制作颜料等等。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我接触了工笔人物画、花鸟画和梅兰竹菊画。那时,张立辰老师定期带我们画梅兰竹菊,这段学习经历对我影响很深远。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我一直临摹传统古画,但后来渐渐意识到,在这方面我永远不会比古人画得更好。从2005年开始,我去到中国南方广西桂平等地,在那里画植物与风景画,从青山绿水中汲取灵感,进入了另一种创作状态。

中新社记者:在艺术创作时您会关注哪些主题?创作灵感往往来自哪里?

伊瑞:除了在大自然中写生,由于我有很多捷克朋友从事当代艺术,我也受到他们的影响。但他们叫我脱离水墨画,我是不会听的,因为中国画是我的创作初心,我一直想保持与国画、材料和媒介的一种联系,即把中国画作为当代艺术的媒介之一。

我的创作灵感往往从生活环境,尤其是生活巨大的发展变化而来。那时我从欧洲来到中国,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发展,便开始对生活场景进行观察。我的创作内容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因为我觉得不需要讨论很大的话题,身边那些简单的、被忽视的东西往往蕴含某些大道理。当时我在中国看到工地,就开始画工地上见到的东西,如水泥袋、搅拌机、钢筋、砖头等,这些看起来脏乱的东西,我用水墨语言把它们变得“很干净”。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艺术中的融合?

伊瑞:我喜欢把不同文化的元素结合起来,因为人类历史上就经常出现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情况,并不存在完全纯粹的文化。我自己比较喜欢古典写实绘画,所以也会把比如巴洛克式绘画用水墨画展现出来,获得一种矛盾且特别的效果。

我从小热爱中国的艺术,但骨子里还是一个西方人,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艺术语言来描绘和表达我身上一种矛盾的状态。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许多问题简单化,但有些事情需要立体来看,才能看出其复杂性。融合对于艺术来说,也是一种立体呈现。

艺术会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丰富我们的生活,而融合对艺术的重要意义,也启示人们去推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理解,这非常重要。

中新社记者:近两年您以“水墨牛仔”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创作理念是什么?

伊瑞:“水墨牛仔”是我创作上比较特别的一种行为艺术作品。

大概五六年前,我和一位捷克朋友看了电影《西部往事》,他说里面有一个牛仔很像我,问我要不要打扮成西部牛仔,用外套上的流苏画一幅水墨画。我说太荒唐了,绝无可能。

两年前,我们又看了这部电影,有朋友再次聊到这个想法,我就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当时我已经做了一些行为艺术作品,我想到打扮成西部牛仔来创作水墨画,代表着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中国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与文学,代表着一种文人文化,而西部牛仔的形象刚好相反,他们往往比较简单,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组合起来,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行为艺术作品。

后来我做了很多“水墨牛仔”的现场表演,比如在广西,我骑着小马或水牛,有些当地村民看到直接就笑了,我觉得这就是对这个作品最好的诠释。实际上,除了荒诞的幽默外,这个作品也包含着比较严肃的思考:不同文化之间应如何相互交流?不同文化有没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我的看法是,人类要保持交流,努力做到相互理解,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主题和任务之一。(完)

受访者简介:

伊瑞(Jiri Straka),捷克著名当代艺术家,1967年出生于捷克布拉格,1995年毕业于捷克查理大学中文系,1997年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7年定居北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捷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