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不易被察觉的心肌炎,我们到底该如何防治?
上海徐汇2023-03-05 18:39:35

心肌炎因“新冠”进入大众视野,因其多发于年轻力壮的群体而备受关注。但有些网友危言耸听,夸大了心肌炎的危害,让大众焦虑不已。其实经过合理的治疗,多数心肌炎都能治好。

什么是心肌炎?

1、心肌炎是指心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
2、心肌炎以平时身体健康,无基础器质性疾病的青壮年多见,急性感染、过度劳累等更容易诱发,最常见的诱因是病毒感染。
3、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疾病,其预后效果和多种因素相关,如患者免疫状态、心肌损伤程度和范围、继发感染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

心肌炎有什么典型症状?

1、前驱症状,多数人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会出现发热、全身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较常见。出现这些不适很多人都不会联想到心脏有问题,因此非常容易忽视。
2、轻症患者,心肌出现细微病变时症状可能不易察觉,轻症心肌炎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可以自愈的。
3、中重度患者,心肌中重度损伤时则会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
4、重症患者,心肌严重损伤时会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
5、爆发性心肌炎的危重症患者,可能并不会有太多的前驱症状或不适,会直接出现晕厥甚至猝死,爆发性心肌炎致死率非常高。
6、部分心肌炎患者因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等迁延性症状,表现为易疲劳、心悸、胸闷、胸痛,偶尔会出现心脏 “停跳”的感觉(心律不齐、早搏),运动后不适感加重。若再不引起重视,耽误治疗可能会使症状进一步加重,表现为憋气、水肿等。

得了心肌炎,该怎么治疗?

轻症心肌炎是可以自愈的,其余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都可以完全康复。
若心脏持续出现不适时,优先选择去心血管内科就诊,按医嘱服药一般可以痊愈。若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情况时,需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心肌炎的总体治疗原则是以休息、高营养饮食为主,控制症状、抗病毒治疗为辅。
1、饮食:保证营养充足,提高身体自身抵抗病毒的能力;
1)高蛋白的补充,如鸡蛋、奶制品、瘦肉、豆制品等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
2)维生素C和辅酶Q10的补充,可以给予心肌充分的营养和保护;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动物内脏和食用油中辅酶Q10的含量也相当丰富。若因单独居住饮食比较单一时,可以考虑服用VC片和辅酶Q10胶囊。
2、休息:发病期间应保证充分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3、控制危险症状:
1)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就必须用到电除颤或电复律进行积极抢救,挽救生命。
2)出现心衰时,可根据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呋塞米)、扩血管药(硝酸酯类)、强心药(地高辛)等。
3)若出现严重心衰危及生命时,可考虑使用无创呼吸机,甚至是使用ECMO(可以暂时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自身心肺负担,为心肺功能恢复正常争取宝贵的时间)。
4、抗病毒治疗:必要时可运用利巴韦林、干扰素、转移因子等,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何预防心肌炎?

1、前往人群密集处时做好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避免病原菌感染。
2、增强自身抵抗力,减少病毒性感染。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宜多样化,避免摄入食物单一。
2)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劳累。
3)适量运动并保持心情愉悦,平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每周运动3~5 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
3、感冒生病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此时过度疲劳更容易诱发心肌炎。感冒后若出现胸闷、心悸、气促的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尽快排查病因,降低重症风险。
4、定期体检,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保证一年一次的常规体检,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常规检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的细微变化。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