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打造VR、AI新高地,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来沪推介
东方网2023-03-03 16:30:05

东方网记者程琦3月3日报道:近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以“携手拥抱数字时代 打造VR&AI新高地”为主题,吸引包括VR50强、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在内的150余家行企业、商协会参会。

东方网记者获悉,会议现场签约项目8个,涉及盖硬件终端、内容制作、产业基金、生态营造等多个细分领域,呈现出“大强新优”和“高精尖特”等特点。

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克敏介绍说,崂山区正牢牢锚定青岛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五区同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示范窗口区的目标,全力打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七个产业链条,建设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

2022年,全区用千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创造出逾200亿元的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均居青岛市首位。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分别是青岛市首个、2023年全市首个揭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

本次会议,又是青岛市级新兴产业园区首次赴外地举行推介活动,体现了崂山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凡事“勇争先”的工作魄力。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向投资者、企业家传递出青岛市崂山区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建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链条,敞开胸怀欢迎海内外客商的坚定信心,让更多投资者、企业家关注青岛、投资崂山、抓住机遇、共创共赢。

同时,会议现场还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青岛市崂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区长李维波代表崂山区政府与恺英软件、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联盟创新中心等8个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崂山区科创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商务局、区招商中心等负责同志与参会嘉宾开展了互动交流。

青岛高科园管委工委书记、主任吕良宝介绍说,崂山区正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造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揭牌、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启动,为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和总部企业订制的产业基地即将开工建设。

下一步,崂山区将深化拓展虚拟现实场景应用,在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VR+”标杆,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

青岛市崂山区副区长刘凌表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崂山区已在人工智能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资源、科研基础等优势,正在加快发展成为青岛及山东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承载区。截至2022年,崂山区以全国首个智能家电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引领,形成了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雁阵,聚集了中科曙光、歌尔微电子等一批产业骨干企业以及海尔、海信等众多行业应用企业及相关机构170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10亿元。

下一步,崂山区将以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中心,赋能带动海尔科创生态园、海信全球研发中心两翼园区创新发展。园区依托人工智能双算力中心、国创中心两大核心支撑,围绕算力服务供给、软硬件融合创新、智能化应用引领三个主攻方向,聚焦智能家居、工业智能、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生命健康、空天地海六大AI应用场景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新名片。

作为企业代表,歌尔视界科技公司研发副总王平平介绍,自歌尔将整机研发中心设立在青岛开始,青岛市、崂山区便给企业当时规模不大的研发团队以温暖的支持,帮企业解决了从办公场地到餐食通勤等一系列虽然看起来很小,但切实影响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键细节问题。通过多年高速发展,歌尔青岛研发团队已从一个几十人的研发小组成长为全球研发中心。

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中,歌尔将会和产业链上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一起,做强产业生态,在青岛崂山区共同打造出一个千亿级的虚拟现实产业集群。

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小天介绍,自2022年11月揭牌以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已汇聚众多虚拟现实头部企业,覆盖了零组件、整机、核心工具、内容应用、投资等全产业链条。创新中心将建设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整机与光波导中试平台,提升行业虚拟现实产品设计验证及迭代优化能力,畅通中小企业难以实现批量试制的产业“堵点”与“断点”。

“通过前期对接了解到,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正搭建起一个集硬件终端、软件开发、内容制作和场景应用全产业链条的产业发展平台,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扶持政策、产业基金、算力以及人才住房等全方位保障体系,十分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大朋VR创始人、董事长陈朝阳介绍,作为国内最早进入虚拟现实产业的企业,大朋VR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软硬件一体的全栈XR技术与产品公司,在PC-VR等领域形成引领效应,新推出了一批明星级产品。“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合作,在园区落地生根、加快发展。”

作者:程琦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