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在1925书局,聆听评弹中的爱情、感受传统文化的浪漫
东方网2023-02-19 10:56:50

爱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话题。“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单相思,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鸿一瞥,也不乏“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相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海誓山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怀念。总有一种感情能触动人心,引起共鸣。

2月18日下午,上海评弹团演员队队长陆嘉玮、国家二级演员徐一峰、青年评弹演员王雨虹、岑丽倩、王静怡、林昱辰与听众共聚1925书局,在书香中演绎评弹艺术中的爱情,与观众共话“天上人间情一诺”。

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王静怡开场,为观众演绎评弹《西厢待月》开篇。这首弹词唱词雅驯又不失生动,唱腔工整又饱含情趣,把张生与崔莺莺这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描摹得淋漓尽致。

传统开篇《西厢待月》的题目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那首著名的情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而戏曲的《西厢记》也正是脱胎于元稹所作的《莺莺传》。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许仙与白娘子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青年演员林昱辰、王雨虹合奏弹词选曲《白蛇•游湖》。

“游湖”一节取自长篇弹词《白蛇》的开头,初春的江南细雨纷纷,乍暖还寒,白素贞与许仙在风景如画的西湖因一把雨伞使得爱意萌发,由此开始了一段中国版的 “人鬼情未了”。这一唯美的爱情片段由弹词来演绎可谓情景交融,赏心悦耳。

青年演员岑丽倩、王静怡带来弹词选回《双珠凤•定情》。《双珠凤》是评弹传统书目,“定情”一节讲述的是洛阳才子文必正游学南阳,邂逅吏部千金霍定金,并拾得其失落之珍珠宝凤,心生爱慕,遂卖身霍府为僮。借送花之机上得闺楼,得婢女秋华撮合,与定金小姐私定婚约。其中“惜别依依”一段对唱,所表现的正是两位初定终身的少男少女,即将分别时的款款深情与绵绵爱意。

最后,陆嘉玮以薛调演唱方式带来弹词开篇《柳梦梅拾画》。评弹薛调的代表曲目《柳梦梅拾画》取材于明代汤显祖的传奇《牡丹亭》,讲述的是柳梦梅拾得杜丽娘自画像,见是梦中所绘之佳人,不胜爱慕,终圆好梦订鸳盟。这段用浪漫主义手法对爱情至情至性的演绎,正如唱词中所写:“令月魄花魂也动心。”

去年8月,1925书局启动“评弹中的江南文化”项目。此次“天上人间情一诺”为系列活动中的第4期。未来,该活动还将持续举办,让更多人从评弹中感受到江南文化的韵味。

作者:包永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