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胡鑫宇事件令人心痛!青少年从抑郁到自杀有多远?有这些举动要提防
东方网2023-02-03 09:07:45

2月2日

备受关注的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

在江西铅山县召开

图片

发布会上,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公布了事件的最新调查情况。经调查,所有关键证据都指向:失踪的铅山少年胡某宇系死于自杀。(相关链接:胡鑫宇案细节:使用147cm鞋带,4次搜寻粮库未找到,录音表达自杀意愿)

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某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某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具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记录自已情绪、想法的习惯。

图片

自杀

是一个沉重的、让人心痛的话题

不想谈,但又不能不谈

因为

这是一个必须直视的社会问题

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自杀

真相呈现、理性回归之后

更多关注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

如何让胡某宇的悲剧不再出现

更值得我们思考

相关话题#抑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冲上微博热搜

引发关注

图片

在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的《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显示,10余年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24.6%的青少年抑郁

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4%

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与2009年保持一致。

△各样本抑郁的检出率(%)

群组间差异与十余年前基本一致

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

图片

女生有抑郁倾向的比例为18.9%,高出男生3.1个百分点,重度抑郁的比例为9%,高出男生3.2个百分点。

图片

非独生子女青少年有抑郁倾向的比例为17.3%,与独生子女相当,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7%,高出独生子女1.4个百分点。

图片

△抑郁检出率的人群差异

抑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

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图片

△各年龄段的抑郁检出率和得分发展趋势

对抑郁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的平均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F(8,15161)=105.13,p<0.00l,ηp2=0.05),小学阶段没有显著差异,初一和初二显著高于小学阶段,显著低于初三以及高中阶段,高中阶段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但三个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

抑郁在青少年群体中不是小概率事件了。

不少家长不免心里捏了把汗:

不会我家孩子也有心理问题吧?

怎么能够及时发现?

如何帮助他们康复?

当孩子有这些举动

注意判别是否有自杀倾向

青少年在自杀前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先兆,比如,他们会表现出各种严重的抑郁症状,如情绪极度低落,不与家人说话,躲避朋友等。

行为方面

他们开始梳理过去曾经出现过的麻烦的人际关系,如将自己的财物整理并馈赠他人、看有关死亡的书籍、出走、有自伤行为等。

言语方面

他们有时以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如说些与亲人、朋友告别的话,或者说“我想死”“我活着没意思”“我想知道死是什么滋味”“我不会再为这事烦恼太久了”等。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该如何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预防青少年抑郁呢?预防青少年抑郁问题,除了通过筛查早诊断,还需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多方协作,共同破解。

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开展心理防护?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离不开家庭成员彼此间的良性互动。家庭关系损坏、父母养育不当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的产生,实质上也是家庭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身上的病症表达。

1、和谐亲子关系

作为主要监护者的父母,首先应该正视关系本身,尤其是家庭系统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关系;接着,放下控制,给予孩子更多的主动权和自我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除此之外,作为父母,应当建立边界意识,回归父母角色,保证孩子的温饱,提供情感支持;最后,家庭成员间应该学者发现其他成员身上的优点,多夸奖、多赞美,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

2、帮助情绪管理

父母要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保持平静的心绪,尤其需要留意家庭中的情感流动。请留意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工作、社会中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有没有一不小心把在家庭中属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作为情绪垃圾桶?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更不要拿孩子撒气。父母理解倾听、关心支持,帮孩子疏泄情绪、澄清问题、寻找原因,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反应时,可以引导孩子掌握一些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放松、合理发泄、转移注意力等。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倾听孩子的表达都是一种有效的支持方式。

学校如何帮助青少年开展心理防护?

作为和学生联系频繁、接触密切的教师,要用自身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指导来陪伴学生。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安抚、指导,或向学校心理专业人员反映以获得专业支持。学习有关心理防护的知识,了解可以提供心理防护的机构信息,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要主动通过家访等方式,关心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波动情况,主动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注意事项,增进家校沟通,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青少年自身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1、抚慰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不确定性本身并没有那么让人困扰,反而是随之而来的情绪反应让我们迷失自我。如果疫情让你感觉很不安,可以通过图画、写作或是和好朋友聊天的方式,把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

2、灵活应对未知的挑战

在面临困难时,相信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找到一个方法去做,如果有效就继续,无效就换个方法。冷静下来,分析一下疫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困难有哪些,尝试制定应对疫情的Plan A,当然也要有一个可以接受的Plan B或Plan C。

3、关注可控的部分

不妨尝试着停下来,去思考五个问题: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快乐?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感激?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自豪?生命中有谁爱我?我更爱谁?生命中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努力追求?当我们越是停下来进行思考,越能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拉开距离,看到周边的助力,找到生活中确定而微小的幸福。

当青少年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了其正常生活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以减少心理损害和后续的心理社会问题,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