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普陀又添休闲赏景好去处 这座水系公园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啦!
上海水务海洋2023-01-31 19:19:07

春节前夕,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又一座环上公园——普陀的春光公园建成开放啦!

春光公园位于普陀桃浦地区,本次对市民开放的是凌家浜以北区域。据《真如志》记载:桃浦河两岸,昔日多植桃树,故名“桃浦”。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1.5公顷,以《桃花源记》诗意的语言为蓝本,打造桃源胜景、落英水岸、芳草满坡等特色景观,寄托人们对桃源美景的向往之情。

春光公园部分景观

一环十景

丰富游园体验

春光公园作为环上公园带的一个重要节点,借用武威路桥下空间和新槎浦水岸空间实现了环上绿道南北贯通。场地内部利用原有林带的养护便道,局部增加林下支路网络,构建由地面绿道、林间云桥、沉水栈道等组成的立体慢行系统,铺装面层为市民提供便捷、友好、无障碍的慢行体验。

林间小道

水系生态修复

创造优美生境

为了更有效地达到生态修复的目标,公园对水系进行全面梳理。利用场地内低洼排水系统,将零散水塘、水系串联成网。水面率的适度提高可有效增加场地海绵调蓄能力,保护城市汛期安全,实现蓝绿共享。公园还对原有水体进行清淤,岸线梳理,并采取种植多层次水生植物、构建“水下森林系统”等方式,达到水质清澈,湖体倒影周边茂林的效果,从而实现低成本维护,高效运营。

水质清澈的春光湖

林带品质提升

彩化效果明显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春光公园原有的大部分乔木被充分保留,包括湖边的水杉、溪间的朴树、叶大如掌的悬铃木等。

在此基础上,公园新增约1600株彩化植物,“主力”是紫叶桃、碧桃、五宝桃、寿星桃、帚桃等多种桃花品种,还有花期同样在春季的粉色系垂丝海棠。每年开春,园内桃花、海棠竞相开放,满足市民游客观花、观叶、观枝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以外,还有秋季绯红如画的红枫、鸡爪槭等色叶植物,让春光公园不仅有明媚的春光,还有惊艳的秋色。

湖边小道

功能空间引入

激发绿地活力

公园定位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生态休憩公园。在保留本身较好生态基底的基础上,通过成片的乔木组团与地形界定和围合空间场所,创造景观体量形成“绿色云朵”。引入草地种植,在视觉上让野生花卉提供丰富的色彩质感和季节变化,在生态上有效地修复地区生态、提供生物栖息地,并选择性地布置一些活动草坪,满足市民日常或是大型集会需求。

市民观景的空间场所

景观设施赋能

提升管理水平

公园在主园路、栈道及景观节点都进行了亮化,灯光点缀在林间、水岸栈桥,不仅丰富了公园夜景,也保证了夜间照明与安全。除了照明设施,公园还安装了智慧监控、一键求助等管理服务设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管理服务水平。

湖上夜景

春光公园在设计之初就开始不断问计于民,花了大量时间对公园周边的居民进行调研、走访,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还让居民深入参与公园的命名等活动,力争让环城生态公园带真正成为市民认同、喜爱并引以为傲的多功能生态空间。

选稿:潘馨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