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金价创半年新高,央行囤金潮继续,多机构看好2023年金市行情
上观新闻2023-01-08 07:06:00

2023年第一周,黄金市场迎来上扬走势。周二现货黄金价格冲高涨至1864.9美元/盎司,刷新半年以来的价格纪录,随后回落至1840美元/盎司左右。

2020年疫情暴发后,国际黄金价格一路上行,曾历史性突破2000美元/盎司大关。2022年来,由于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各国央行政策转向等因素,市场对于配置黄金还是美元的看法不一,黄金价格一直处于高位震荡状态。

如今,受2023年经济衰退预期和各国央行加息放缓预期的影响,叠加中国市场黄金消费需求增长,多机构表示看好黄金2023年走势,并给出预测,金价将涨至1900美元/盎司以上区间。

中国市场黄金旺季到来

“元旦假日的时候出来玩的人很多,来店里买黄金的人也变多了。”豫园商圈东华美钻黄金饰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商圈展开活动,黄金饰品店的人流量有所升高。随着农历新年的逐渐临近,金饰店已开始上新新年定制款饰品。

一名紫锦城珠宝交易市场的黄金批发商表示,目前生意虽然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是相较11月份末、12月初已有好转。她表示近两年金价的上涨,改变了消费者对于黄金投资的看法,“相比钻石,现在人们更认可黄金的保值性。”

春节前后是中国市场黄金销售的传统旺季,据过去十年月均金银珠宝销售额数据显示,年底金银珠宝消费往往趋于增长,12月平均销售额将比10月份提升近20%。考虑到今年春节到来较早,销售高峰也可能提前到来。

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分析师贾舒畅表示,长期来看,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将利好未来黄金消费。根据其对中国黄金市场的长期分析,经济增长是中国黄金消费的主要驱动力。而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消退,中国经济复苏或将加速,黄金消费也会被拉动。世界黄金协会预计2023年,中国市场黄金消费将逐步恢复至2021年水平。

2023年各方需求释放

除中国市场黄金消费复苏,利好全球黄金饰品消费外,2023年机构和央行或许也将释放对黄金的需求。

2022年,国际金价经历大起大落,反映出市场对于黄金投资的矛盾情绪。在大幅加息的背景下,美元指数走强,长期债券收益率走高,导致机构配置黄金意愿较低,在黄金市场上呈现出来为黄金ETF和期货的净流出状态。黄金市场各方需求尚不统一,形成实物消费上涨、机构投资需求下降、央行购金爆发的格局。

但随着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机构或将改变对配置黄金的看法,重回黄金市场。

财信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周策分析,微观来看,12月份美联储加息放缓,美债实际利率上升空间有限,通胀仍处在较高水平,黄金或成为优势资产配置。同时,货币政策调整后,美元强势基础或将转弱,放缓对黄金的价格压制。宏观来看,黄金价格与经济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当前全球经济龙头的美国已出现经济放缓迹象,经济下行风险增大,黄金避险需求突显。

另外,目前全球央行购金的需求尚未见到减弱迹象,央行们的“大手笔”仍将为黄金市场提供强有力支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自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购金达到了创纪录的400吨后,10月、11月全球央行继续囤金,净购买84吨,反映出各国央行预购入黄金对冲经济风险的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增加黄金储备32吨,撼动全球黄金市场。这是中国央行自2019年以来时隔三年首次宣布增加黄金储备。多机构认为,鉴于中国黄金储备深厚,总量已达1980吨,中国央行此次宣布购金意义重大,或旨在削弱对美元依赖。

机构看多黄金配置

在各方需求的推动下,多家国际机构表示了对2023年黄金走势的看好。

花旗银行在其发布的2023年商品展望中预测,2023年年中随着欧美经济开始下行,黄金市场迎来交易高峰,金价将在年底升至1900美元/盎司以上水平。

投资公司AuAg ESG Gold Mining的ETF经理Eric Strand表示,他们预计2023年全球央行政策将逐步转向,并开启黄金“新的长期牛市”,2023年黄金价格可能会达到2100美元/盎司。

高盛研报显示,如果出现极端情况,全球央行继续以每季度400吨的速度购买黄金,那么2023年全球黄金价格可能会上涨25%。如果2023年央行每季度购进量维持在250吨的平均水平,2023年黄金价格可能会上涨12.5%。

鉴于对明年经济形势的悲观判断,部分机构甚至给出了更大胆的预测。丹麦盛宝银行研报预计,2023年金价最高将涨至3000美元/盎司,因为其预计2023年全球高通胀水平并不会得到缓解,极有可能出现经济极端情况,并助推黄金价格大涨。

作者:吴丹璐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