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3年上海春考本周五开考,“备考健康处方”看这里
澎湃新闻2023-01-04 13:23:00

被称为“新年第一考”的2023年上海春季高考将于1月6日(本周五)拉开帷幕。

根据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部署,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和1月份外语科目考试将于1月6日至8日进行。其中外语一考与春考外语科目同卷,同时进行。

2022年上海春考考点资料图

考前心理如何调节?专业人士表示,考生面对不断阳了的身边的小伙伴、家人,不必有精神压力。虽然思想上不要顾虑重重,但行动上不要麻痹大意。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不能熬夜,避免总是接受负面信息,保持一个相对积极的生活状态。

家长:做好各种准备,全家相互鼓励

“今年的考生特别不容易,初三中考时就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如今高三,还要在重要考试的节点和病毒继续战斗。”上海家长吴女士一家三口从考前一个月就为春考做足了准备,“全家奉行严防死守政策,非必要不外出,减少风险,家中定期通风、消毒,坚决不能阳。”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高三学生家长君女士介绍,一家三口中孩子先“阳”,后来她和丈夫也都“阳”了。“中招”的前几天特别难熬,心里也有点着急,一个多星期后慢慢康复,全家人互相鼓励,她也劝孩子不要熬夜,多多休息,并尽量把饭菜做得清淡一些。

杨浦高级中学高三8班孙同学的妈妈这几天比较担心的是孩子因为新冠阳性咳嗽、喉咙嘶哑,可能会影响最后一天的英语听说考试。

上海2023年春考安排

上海2023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安排

健康处方:不要过度紧张,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很重要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刘玉祥坦言,这段时间对于高三考生来说比较煎熬,一方面要专心致志复习准备即将到来的春季高考,另一方面还要时刻小心尽量避免受到病毒侵袭。大考前夕万一变“阳”,非但身体要接受考验,心理上也会受到折磨,难免会对考试发挥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春考之前要比以往更加呵护自我健康。

上海中医药大学刘世敏副教授建议,考生面对不断阳了的身边的小伙伴、家人,不必有精神压力。“大家在思想上不用过度紧张、害怕。”

刘世敏也表示,虽然思想上不要顾虑重重,但行动上不要麻痹大意。“感冒发烧都会影响我们考试的状态,所以各位考生还是需要保持小心谨慎。”

刘世敏开出的“备考健康处方”包括:一是防疫三件套,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非必要不出门。二是饮食方面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营养,荤素搭配。三是适当运动。四是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的是不能熬夜,熬夜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大敌之一。通常18岁左右的青少年需要满足7-8小时睡眠,且以23:00-6:00为佳,因为这符合人体自身的昼夜节律。这就要求各位考生积极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记忆力。五是家中环境消杀。

如今不少考生和家人咳嗽的症状比较明显,刘世敏介绍,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借以排出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消除呼吸道的刺激因子,在防御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咳嗽可使呼吸道内的感染扩散,使胸内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利。

如果干咳难受,或者咳嗽影响睡眠时,可考虑使用止咳药或者化痰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刘世敏还推荐了一道食疗菜谱:“白萝卜+蜂蜜”,即白萝卜切块或切丁,加适量蜂蜜混合,熬水具有很好的止咳作用,但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有些还没阳的家长和考生出现了“幻阳”情绪,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建议,面对未知和不确定,做好有效的心理建设很重要。首先,要尽可能转移注意,让一切照常。多接触一些积极信息,避免总是接受负面的信息,保持一个相对积极的生活状态。其次做好自我引导和积极暗示来纾解焦虑情绪。要通过积极的观念转变来增添自己应对疫情的信心信念,帮助自己和孩子调节好情绪状态。最后家长要坚持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健康管理,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少食多餐的饮食,通过提高免疫力,来抵御病毒的侵害。

整体情况:考生人数增加,招生计划和专业也有增加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刘玉祥介绍,由于2023届上海高考生的总人数大于以往几年,并且其中主要增量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以这次春考的报考人数也多于往年。近几年数据显示,春考考生约有近5万人,大约会有将近1万人选择填报春招志愿,5千多人次入围院校校测,2千多人实现录取。

此外,根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考试招生章程,25所高校共有招生专业87个、招生2776人,与2022年相比,增加计划149人。其中上海师范大学增加40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增加80人、上海戏剧学院减少21人、上海杉达学院增加40人、上海兴伟学院减少30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增加40人。

2023年上海春考新增15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卓越经济法律人才实验班);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类(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上海杉达学院旅游管理(双语教学)、软件工程、时尚传播(双语教育);上海建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前教育(中美合作)、康复治疗学(中美合作);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机器人技术。

注意事项:至少提前45分钟到达考点,成绩1月20日揭晓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醒,参加2023年春考和外语一考的考生须在2023年1月5日(周四)上午11:00起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点击页面下方的“考试报名”栏目进入,下载并打印本人准考证。

参加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生的准考证由学校统一下发。

考生务必严格按照本人笔试准考证和听说测试准考证上所示的考试时间和考点地址参加考试。请充分考虑交通、天气等因素,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及路线,至少提前45分钟到达考点。

(1)语文科目考试在开考15分钟后(上午9:15)禁止考生进入考点考试;

(2)数学科目考试在开考15分钟后(下午1:45)禁止考生进入考点考试;

(3)外语笔试(含听力)科目考试在考前15分钟(上午8:45)禁止考生进入考点考试;

(4)外语听说测试须按准考证上的考试场次提前45分钟到考点报到,提前35分钟进入准备室。

考生在出门前务必再次确认证件是否齐备,须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入考点。在参加首场考试时,考生须携带《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和1月份外语科目考试考生考试安全承诺书》进入考点,并在进入考场时交予监考员。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涂改液、修正带、蓝牙耳机等违禁物品进入考场。

2023年1月20日,公布考生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同时公布2023年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最低控制分数线。

选稿:潘丽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