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无声证言!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新华网2022-12-13 16:56:08

新华社哈尔滨12月13日电 题:无声证言!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新华社记者王建、杨思琪、戴锦镕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旧址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在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改陈工程完工。2万余件(页)新遗物、新档案、新史料首次展出。

一件件物证,为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和实施细菌战再添新铁证,揭露着无法掩盖的历史真相。

  731部队留守名簿 揭开“恶魔”之脸

走进陈列馆,用六种语言书写的“反人类暴行”映入眼帘。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实则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进行活人实验,研制和生产细菌武器,这支驻扎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秘密部队便是731部队。

在展厅的玻璃柜内陈列着一页页泛黄的名簿,封面上用日语写着“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多媒体展示屏上,部队成员的签名、人员来源、身份构成、职级、亲友信息、印章等清晰可见。

“经过几十年的线索梳理,我们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一个分馆,找到了这个名簿的线索。经过几年的认证许可、严格审查,终于以展览的形式对外开放。”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

据名簿记载,731部队共有成员3497名。金成民说,这些档案揭开了这支“恶魔部队”的秘密面罩,与其生物战、人体实验、战后贻害等罪行一起,昭告其反人类、反文明、反伦理暴行。

  电流孵卵器 为细菌实验再添铁证

陈列馆内,一个高约一米的四方形金属柜首次亮相。这是一个电流孵卵器,内装有铁丝网,外面有一层金属门,里面还有一道玻璃门,顶部有可调控通气阀,外门上有“株式会社”“电流孵卵器”等字样,制作精良。

“这是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铁证。731部队捕捉、饲养老鼠,目的就是繁殖鼠疫菌,并用于人体实验、发动细菌战,所以731部队也被叫作‘老鼠部队’。”金成民说,731部队细菌生产部有一个生产班,每天组织人员进行鼠疫菌的培养。据统计,至少有3000人在这里被731部队用于人体实验。

研究人员介绍,日军侵占我国华北地区后,设立了一八五五细菌战部队,总部设在北平(今北京),其骨干人员由731部队成员组成,曾多次在华北地区实施细菌战。展厅里,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这支部队的防疫车和有关设备,其中包括电流孵卵器。

专家指出,包括鼠疫、霍乱、炭疽等各种传染病病原菌,这些在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等,被称为细菌武器。它是与化学武器、核武器并列的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一。731部队的细菌研究实验从1932年开始,到1941年基本完成,但并没有完全停止,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

  2000余件战争遗物 力证日军毁灭证据

除了“跨国取证”、科研发现,对相关遗址的持续考古挖掘也是731部队罪证研究的重要一环。

四方楼遗址是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和人体实验的核心区域。70多年过去,遗址破损严重,考古人员从埋藏坑和下水道里挖掘出2000余件战争遗物,包括铁器、玻璃器、铜器、陶瓷等,其中玻璃器、铁器居多。据了解,这些器皿多用来盛放实验研究所用的各种制剂。

“为了公众安全,一些可能装着有毒物品的容器没有展出,但在挖掘中能够看到容器上写着‘毒’等字样。”黑龙江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李陈奇说,据资料记载,为销毁罪证,1945年8月日军撤退前,曾匆忙就近销毁实验设备,并将细菌实验室炸毁。这些文物,是日本侵略者企图毁灭罪证的第一手证据。

“遗物、遗址、史料等研究成果相互关联、相互印证,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731部队犯罪证据链。”金成民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物证被发现,731部队的罪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时刻警醒世人。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于2015年8月15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7年间共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600万人次。(新华网)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