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威廉夫妇时隔八年再次访美,为何而来?
上观新闻2022-12-01 17:28:00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30日,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抵达波士顿,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访美行程。另据白宫消息,威廉夫妇还将在周五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这是时隔八年后威廉王子再次到访美国,同时也是他首次以王储身份外访。在英国王室经历了哈里夫妇脱离、女王去世等诸多变故后,此次访问备受关注。

王储首访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将在波士顿进行为期三天的旅行,重点将聚焦气候议题和社会改革。

当地时间周三下午,波士顿市长会见了威廉夫妇,并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周四,威廉夫妇将会见当地的环保组织,并参观应对气候变化的“绿城实验室”。周五,他们将参观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并出席“为地球奋斗奖”(Earthshot Prize)第二届颁奖典礼。

该颁奖典礼被认为是此次王室行程的重头戏。这一奖项由威廉王子在去年设立,为表扬各种对抗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的行动。

分析人士指出,与以往的传统王室行程相比,威廉此次访问更关注气候议题,王室夫妇“更希望见到一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普通人”。

自查尔斯继位君主以来,英国王室加强了对慈善事业,尤其是环保的投入,英媒更是称查尔斯为“气候议题的王”。作为国王长子,威廉不仅启动了“为地球奋斗奖”,还担任了野生动物保护大使。

另据白宫周三发布的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周五将在波士顿欢迎威廉夫妇的到来。

美媒认为,威廉将他成为王储之后的首访放在美国,体现了英国王室对盟友的重视。自9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还没有王室成员正式到访美国。

此外,这也是威廉夫妇时隔八年后再度访美。2014年12月,威廉夫妇曾到访纽约,威廉本人还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会晤。

威廉夫妇再次到来,受到了不少美国民众的热情欢迎,有人甚至提前几个小时到达现场,只为一睹王室风采。

“美国人从未失去对王室的着迷。”美媒称,近几个月来,从女王的葬礼、哈里和梅根的故事,再到奈飞电视剧《王冠》(The Crown),美国公众对英国王室的关注热度很高。

“绕不开的话题”

尽管王室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问题上,但威廉王子还是面临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哈里与梅根。媒体关注,威廉此行是否会与弟弟哈里会面。

在距离波士顿300多公里之外的纽约,哈里和梅根下周也将出现在聚光灯下,接受罗伯特·F·肯尼迪人权组织所颁发的“希望涟漪奖”(Ripple of Hope)。讽刺的是,他们是因为反抗英国王室制度化的种族歧视,而获得肯定。

不过,王室已强烈驳斥相关说法,而女王在死前的罕见声明中,似乎也否认了这点。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两对王室夫妇可能不会在美公开会面,以避免刻意制造话题。

近年来,哈里与梅根已成为八卦头条的常客,两人从结婚、离开王室,再到婚后生活以及对王室的态度,经常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也被认为是英国王室的“烦恼”。

此前,哈梅夫妇曾在美国媒体上公开批评英国王室,列数的“罪状”包括王室的“种族主义和冷漠态度”。

有媒体传言,威廉与哈里因此关系紧张,这可能为威廉此行蒙上一层阴影。

有王室专家指出,女王的去世并没能拉近两兄弟间的关系。女王葬礼当天,威廉和哈里除了在温莎城堡的公开仪式外,私下并没有互动。

为何而来?

《纽约时报》评论称,从表面上看,威廉王子此次访美是一次典型的王室慈善行为,但背后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重塑王室形象。

在女王去世后,英国王室面临一个问题:谁可以成为代表王室和国家的那张脸孔?

在外界看来,新任君主查尔斯的形象非常复杂,早年对他的评价包括“不受待见”、“花花公子”,再有就是“古板”与“老派”。与此同时,王室内部紧张关系持续,外加英国国内经济低迷,王室作为英国的门面与精神象征,亟需维持稳定正面的社会形象。

“随着英国王室改朝换代,他们希望借此重建自己的形象”,波士顿大学历史学教授阿丽亚娜·彻诺克(Arianne J. Chernock)说。

CNN则指出,对威廉王子来说,此行将是他展现如何从王子转变为王储的一个机会,同时凯特王妃也将继续向公众展现她的个人魅力。

还有熟悉英国王室的消息人士称,40岁的威廉将此次访问当作他全球领导角色与日俱增的一部分,以及他在世界舞台上的重大时刻。

舆论认为,此行或许还有另一层含义——为王室正名。

随着网剧《王冠》的播出,美国人对英国王室的印象算不上太好,并且开始将好奇心转向王室的私生活,但这并非王室所希望看到的。

与此同时,哈梅夫妇的纪录片即将在圣诞节上映,届时恐将再掀起一场与王室的“较量”。

威廉王子此前表示,希望将美国对英国王室的报道,“从八卦娱乐转移到更严肃的事情上”。

“可以说,王室,尤其是在美国,最近的日子有些坎坷。”《女王》杂志执行主编乔·利特尔(Joe Little)说。“由于《王冠》和对哈里与梅根的采访,导致王室受到了大量的批评。如果可能的话,这是一个纠正形象的好机会。”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