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便民】12月1日起,我市婚姻登记全市通办(附热点问答)
上海长宁2022-11-29 10:21:24

市民政局介绍,为进一步深化我市“放管服”改革,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根据国务院以及民政部有关探索开展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按照《上海市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实施方案》,我市自2022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婚姻登记全市通办。

婚姻登记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基本公共服务高频事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我市执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的相关法律规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市户籍人口跨区流动成为新常态,人户分离现象明显,市民在工作地、居住地申请跨区婚姻登记的需求和期盼日益增多,有必要加快推进我市婚姻登记制度改革,推动婚姻登记全市通办,满足市民就近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

根据民政部关于探索开展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工作要求,市民政局报经市政府同意,自2022年9月1日-11月30日,开展婚姻登记全市通办试点工作。三个月来,市民政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制定配套政策,强化部门协同;夯实工作基础,筑牢改革根基;注重宣传引导,保障改革实效,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截至11月27日,已办理跨区结婚登记3785对、跨区离婚登记1846对,分别占结婚、离婚登记总量的23.12%和15.42%,惠及11262人次,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按照《上海市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实施方案》,自2022年12月1日起,我市16个区全面实施婚姻登记全市通办。

全市通办实施范围和内容

当事人双方是内地居民,且双方或一方是我市户籍,自2022年12月1日起,可以在我市16个区的任一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

部队驻地、入伍前常住户口所在地或另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我市的现役军人,可以在部队驻地、入伍前常住户口所在地或另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也可以自主选择在我市16个区的任一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

暂不实行全市通办的事项

目前,补领婚姻登记证,涉港澳台、华侨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补办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等事项暂不实行全市通办,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施。

办理方式

为做好我市婚姻登记场所疫情防控,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我市婚姻登记以预约为主,市民可于11月30日起在上海一网通办网站、随申办市民云APP、支付宝APP等渠道搜索“婚姻登记预约”,选择任一区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预约。各区每日接待情况不同,市民可拨打各区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咨询电话

编号

单位

地址

接待电话

1

黄浦

江西中路250号

63777913

2

徐汇

南宁路999号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2号楼3楼

64325543

3

静安

秣陵路50号1-2楼

53550041

4

长宁

金钟路631弄2号楼一楼

62705589

5

普陀

曹杨路510号(近白玉路)

62455667

6

虹口

巴林路76号

55127328

7

杨浦

济宁路252号

25017777

8

闵行

新镇路1766号

54530884

9

浦东

浦东南路登记点:浦东南路2240号3楼

惠南登记点:西门大街58号

浦东南路登记点58828056(结婚)58829805(离婚)惠南登记点68018414(结婚)68018279(离婚)

10

嘉定

澄浏中路2560号

59528242、59528667

11

宝山

樟岭路2号南楼(近盘古路)

56699902

12

松江

乐都西路867-871号2号楼4楼

57828156

13

奉贤

望园南路1529弄B座三楼

57420620

14

金山

朱泾镇临源街620号

57319540

15

青浦

青安路300号

69714230(结婚)

69713671(离婚)

16

崇明

城桥镇翠竹路1501号

39611574(结婚)

59629140(离婚)

常见问答

Q

全市通办全面实施从什么时候开始?

全市通办在我市全面实施的时间是2022年12月1日。

Q

全市通办是办理所有婚姻登记业务吗?

不是的。目前,全市通办主要办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补领婚姻登记证,补办结婚登记,涉港澳台、华侨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等事项暂不实行全市通办,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施。

Q

全市通办办理的条件是什么?

当事人双方是内地居民,且双方或一方是我市户籍,自12月1日起,可以在我市16个区的任一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或离婚登记。

部队驻地、入伍前常住户口所在地或另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我市的现役军人,可以在部队驻地、入伍前常住户口所在地或另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或离婚登记,也可以自主选择我市16个区中任一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或离婚登记。

Q

办理前是否需要网上预约?

我市婚姻登记以预约为主,请于11月30日起在上海一网通办网站、随申办市民云APP、支付宝APP等渠道搜索“婚姻登记预约”,选择一处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进行预约办理。各区每日接待情况不同,市民可拨打各区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Q

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不方便网上预约,可以现场办吗?

考虑到有些市民不方便网上预约的实际情况,各区的婚姻登记机关按照实际情况,设有绿色通道,市民可拨打各区电话进行咨询。

Q

办理婚姻登记时要注意哪些防疫要求?

按照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目前,市民进入婚姻登记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健康码和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核验,保持安全距离,有序进入大厅。后续会根据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同时,遇婚姻登记高峰日、突发情况等,为保障市民健康和场所安全,婚姻登记机关会采取现场人员限流、分流等防控措施,希望市民理解,积极配合。

Q

办理结婚或离婚登记需要携带哪些材料?

结婚登记:(1)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原件;(2)本人有效的户口簿原件;

(3)3张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

离婚申请:(1)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原件;(2)本人有效的户口簿原件;

(3)结婚证。

离婚登记(发证):(1)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原件;(2)本人有效的户口簿原件;(3)结婚证;(4)离婚协议书;(5)受理回执单;(6)男女双方各2张2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

Q

在办理离婚申请后,户籍在我市内迁移,是否影响后续领取离婚证?

全市通办后,户籍在我市内迁移不影响后续领取离婚证。但需注意,领证仍需在第一次提出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如果男女双方户籍均迁移出我市的,需要到新的户籍地所在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Q

如果当事人已经办理了离婚申请,遇受理的婚姻登记机关因不可抗力因素暂停办理婚姻登记该怎么办?

根据民政部《关于疫情期间离婚登记办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精神,因疫情防控等不可抗力因素,婚姻登记机关暂停婚姻登记业务办理,导致当事人无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7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间内申请发给离婚证的,适用办理期间中止。中止情形消除时,应及时发布婚姻登记业务恢复办理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期间继续计算。婚姻登记机关会为当事人顺延离婚登记办理期限。

Q

如果我市户籍居民忘带了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是否还可以办理婚姻登记?

可以办理,根据我市“两个免于提交”相关规定,凡是我市政府部门核发材料,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数据核验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