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这里是鲁迅在上海光顾最多的书店!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带你遇见“大先生”
周到2022-11-27 06:06:36

“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能在内山书店原址建成开幕,这就像一个梦!”

今天上午,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开幕式上,鲁迅先生的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感慨万千。

1927年10月5日,鲁迅初到上海的第三天就专程前往在虹口售卖进步书籍的日本书店内山书店买书,此后这里便成为贯穿鲁迅余生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这里还有他的专属椅子。他和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成就了一段伟大的世纪友谊。

为纪念鲁迅与内山书店的不解之缘,上海新华传媒连锁在虹口区政府支持下,联合长远文化集团和工商银行上海虹口支行,将内山书店旧址、前新华书店山阴路店和周围空间贯通后修缮改造,这座历史建筑以“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的新身份重新回到了读者身边。

鲁迅定居上海后光顾最多的书店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是由上海新华传媒连锁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留下重要一页的内山书店原址上打造的全新的文化地标。

书局由内山书店旧址、前新华书店山阴路店和周围空间贯通后修缮改造而成,共上下三层,将原来仅100余平方的内山书店,扩展为800余平方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内山书店旧址所在的新式里弄建成于1924年,再过两年就将迈入百岁大关,鲁迅与内山书店重合的岁月是其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内山书店是鲁迅于1927年定居上海后光顾最多的书店,在动荡的岁月中,鲁迅先生在此买书、收转信件、会客和避难等。

鲁迅在内山书店的种种活动促成了他与内山完造极为深厚的友谊,也赋予了这栋建筑乃至整个虹口不可替代的意义,经过多方反复斟酌,“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得以正式命名。

内山书店与多伦路景云里相距500米,曾相融形成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一时无两的文化景观,吸引过许多左翼文人聚集于此。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成为1927书局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

它串联起鲁迅最后十年,见证共产党人的文艺斗争。

历时多年的梦想终于圆满呈现

这栋承载着大先生诸多故事、见证了鲁迅先生晚年许多重要活动,连接着革命者与国际进步人士的场所,已经在此矗立了近一个世纪,如今又已全新面貌出发。

对于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能在内山书店原址建成开幕,周令飞形容,这就像一个梦。

“历时可能不止30年,恢复内山书店,纪念鲁迅和内山的这个想法,隔个几年就会老话重提,我的父亲周海婴和东京内山书店掌门人内山篱也是念念不忘。不过这始终是一个梦,是个提案,是个记挂的念想,而今天,经过这一届虹口区委区政府的不懈努力,经过众多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大力支持,经过建设者和筹划人员的日夜赶工,特别是工商银行所表现出的企业担当,让这么多年的梦,在今天圆满呈现,以告慰和纪念鲁迅与内山先生。”

鲁迅曾经说过,“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

周令飞表示,鲁迅与内山书店,正是这样一座能让我们不隔膜、相关心,心灵握手的沟通桥梁。

带领读者穿越回鲁迅的年代

修缮改造后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营造了浓郁的复古氛围,做旧的特制石灰墙面、木质框架饱经风霜后才能呈现的细碎裂纹等,让人感受到来自1927年先进思想的萤火之光。

书局共有三层楼。

一楼主要包括内山书店原址、“引玉集”、“南腔北调集”三个空间。

内山书店旧址是1927的原点和初心,向每一位驻足的读者讲述内山书店与鲁迅的不解之缘。

一楼大厅的“引玉集”借用鲁迅编选的中国第一部苏联版画集《引玉集》之名,取其“抛转引玉”的寓意,以博物馆式的陈列,深度呈现中日文化交流的图书,并辅以海派文化、主题图书以及书店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为百年老店注入本土、新鲜的血液。

“南腔北调集”是“石藤”咖啡与“山内山外”花店的所在之地,两位主理人各自怀揣着对鲁迅、内山书店的感情汇入此处,并且积极参与研发符合书局气质的产品,比如”石藤”咖啡研发的限定特饮“朝花夕拾“、”社戏”,象征着鲁迅与许广平良缘的咖啡也会以特别地形式参与到品牌方和顾客的互动中。

二楼被划分为“而已集”和“集外集”两大空间,作为书店主要的经营区域,二楼将会为读者朋友们提供社会科学、哲学、美术、艺术、文学、影视等门类的精选书籍。“集外集”的长桌是读者阅读的位置,除了摊开放着《北斗》的座位——那是留给”丁玲”的。

“而已集”的文创展台上,摆放着《为了忘却的记念》手稿,以及当年左翼美术运动制作的木刻版画主题明信片、信纸,制作木刻版画需要的工具等——鲁迅曾经大力推动木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编辑出版了木刻画集。

展陈装置上的这些小设计,彷佛带领读者穿越回1927年,享受与现代文学青年“共处一室”的沉浸式游览、阅读体验。

三楼的分布别具一格, “华盖集”、“三闲集”分别坐落于书局两侧楼道的尽头,一大一小,一边严肃一边活泼。“华盖集”也是1927的收藏室,价值贵重的精品图书都计划在此处陈列。

在这里,读者可以看到一位多元、立体的“大先生”。

而在选书上,除了拥有珍稀版本的鲁迅相关著作等精选图书和主题文创产品外,还重点引进和推荐日本出版物中关于中国文化、上海题材的优秀原版书籍,将鲁迅与内山的友谊通过当代出版物的交流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国际交流、国际传播的新阵地。

作者:徐颖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