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文化视点 | “时间胶囊”藏着海上丝路重要节点实证
文汇2022-11-22 06:25:59

长江口二号古船目前已经出水的文物有700多件,其中大部分是完整的和可复原的景德镇窑瓷器。(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供图)

一船一世界——沉船就像“时间胶囊”,把某一个时代切片完整地保存下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态。伴随着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这一沉睡水下150多年的“时间胶囊”里藏着什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透露,目前已经出水的文物有700多件,它们与国内、国外有着技术、贸易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印证了上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

其中,十九世纪越南地区窑口青釉水烟罐是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的第一件陶瓷完整器。这是一类流行于中越边境及越南境内的器物,其于广西地区通常被称作“烟煲”,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民间仍有使用。该器胎釉特征及造型风格等与越南地区出土的水烟罐相近,应属越南地区窑口的产品。

“由于目前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的该式器物仅此一件,故而推测它是实用器,古船上或有越南籍船员。”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赵荦告诉记者,船体的木材,经鉴定也有出自东南亚一带的娑罗双、摘亚木和柚木等船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上海已经具备了国际性。而在出水的文物中,一个木桶的残件上书“时泰”二字,据推测可能是当时一个“商号”的名称,也生动再现晚清时期的贸易图景。

一件清同治景德镇窑绿釉杯,因底部有同治纪年款,对于了解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时代颇有助益。据记载,景德镇窑于明代宣德年间始烧绿釉瓷器,至清代早期又引入欧洲技术,创烧出一种“西洋绿色器皿”,釉质上与传统绿釉有所不同。此器之绿釉因长期受海水腐蚀呈褐色。

长江口二号古船目前出水的瓷器有一个特点,大器里装小件。比如,50件青花团龙纹杯均出自一件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中。 其摆放方式也颇为引人关注,其中有5件杯竖直状成摞被置于瓶颈部,另有5件杯水平状成摞被置于瓶肩部,剩余40件分4摞,每摞10件竖直状被置于瓶底部,杯与杯之间均以稻谷相隔。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对这些稻壳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发现它们所处时期比清同治年间略早一点,推测这些稻壳可能是陈年晒干的,专门用于船上物品的固定和防震。稻壳检测结果与绿釉杯瓷器底款互相印证,进一步确定了长江口二号古船是在清同治年间运行的。

“这些文物还只是全部文物的冰山一角。”翟杨介绍,长江口二号古船已探明有31个舱室,从已经打开的4个舱室看,每个舱室瓷器装载量估计在8000件左右,由此判断船载文物数量巨大,需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开展深入的研究。“我们尝试借助不同学科交叉合作,研究长江口二号古船从建造到沉没的‘全生命周期’,以期实现我国现代水下考古的新突破。”

作者:李婷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范家乐

作者:李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