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学会这5步,快速成为“植物学家”!(附书展推荐植物类书单)
上海黄浦2022-11-20 17:54:27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被人询问不认识的植物?或许是孩子,或许是朋友……这时候除了尴尬地说“我不认识”,还有什么方法能解决?学会这5步,市绿化市容局教你用专业术语快速成为一名“植物学家”!详见↓

单叶 复叶

首先,找到从茎节长出来的一根叶柄。如果叶柄上只长了一片叶子的就是单叶,长了许多片叶子的就是复叶。是不是很简单?来个小测试,下图中的枫香是单叶还是复叶呢?

图片

答案是单叶。你答对了吗?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第二步~

叶面形状

描述叶子的时候,最直观形象的就是描述叶面的形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叶面形状有哪些?

图片

时值秋日,银杏叶渐渐染成了金黄色,而这,就是最常见的“扇形叶”。

图片

看过叶面形状,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步↓

叶尖 叶基 叶缘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如果仅从叶面形状无法区分的话,可以通过观察叶尖、叶基和叶缘的区别,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的叶片。

图片

叶尖

图片

叶基

图片

叶缘

让我们简单尝试一下,下图中的榆树叶你会怎样描述呢?

图片

参考答案:

此叶片呈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边缘具重锯齿。

学到这里,你已经掌握描述叶片的技巧啦!不过如果有很多叶片时,该如何描绘它的形态呢?别急,一起来看↓

叶片生长情况

树上的叶子不可能只有孤零零的一片,这时候就当观察树叶的生长情况。

图片

如果小叶都着生在总叶柄顶端,就被称为掌状复叶。

如果小叶排列在总叶柄两侧,那就是羽状复叶。

图片

另外,如果叶着生的茎或枝的节间部分较长而明显,也可以根据树叶的排列方式来进行划分:

各茎节只有一片叶着生的,称为互生。

各茎节上有2片叶相对着生的,称为对生。

各茎节上有3片以上叶轮状着生的,称为轮生。

学会以上四步,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出师”了!

不过,有人说只学会了如何描述叶片,不知道对应什么植物?别担心,小编都为你准备好啦!

申城落叶季

#色叶树种叶子介绍#

图片

银杏

(叶扇形,有长柄,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

图片

北美枫香

(掌状叶多为5裂,边缘有规则锯齿,基部平至心形)

图片

美国红枫

(掌状叶3-5裂,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基部心形)

图片

三角枫

(3裂,全缘或上部有疏生锯齿,基部圆形至楔形)

图片

鸡爪械

(叶近圆形,掌状,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密生尖锯齿)

图片

娜塔栎

(叶椭圆形,顶部有硬齿。秋季叶亮红色或红棕色)

图片

无患子

(单回羽状复叶,小叶通常近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稍呈镰形,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

图片

乌桕

(叶互生,叶片菱形,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

还想学习更多植物有关的知识吗?时隔两年,上海书展回归啦!快拿上小编给你准备的这份植物类书籍好书清单,预约2022年上海书展买起来吧!

《植物的经营之道:趣谈植物化学与人类生活》

图片

图书简介:本书以通俗生动、不乏幽默的语言,用人类社会的经济学原则来解释植物生命活动的现象,介绍植物“化工厂”的“经营之道”:原料、主要产品及其功能、工厂中各色“人物”——作为“流水线工人”的酶、作为“老板”的DNA,以及植物代谢产物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等。

《植物情怀》

图片

图书简介:几百年来,西方博物学家将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做了地理大发现,植物已经全球化。我们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各大陆都可以见到其他大陆的树木花草兴旺繁殖。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有过怎样的历史?人类在地理大发现的同时如何改变了大自然的风景?植物学家们如何在几百年的艰难探索和辛劳中把植物标本保护下来,让后人得以了解当年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灭绝了的物种?在书中,作者带领读者逐一探查真相。

本书集自传、科普和小说为一体,带领读者与植物学家一道去世界各地重温那一次次探险活动,让读者在阅读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对植物产生好奇心,想要走近解大自然中遇到的每一株植物,了解它的名称、来历和生长情况。

《博物学文化与编史》

图片

图书简介:本书是科学哲学、科学史研究者刘华杰教授的一部讨论博物学文化与博物学编史的文集,分三编共收录三十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在新的科技与社会背景下深入思索历史、哲学与文明形态,倡导在一阶和二阶层面同时恢复博物学,探讨天人系统可持续共生的独特学术进路。

“草木闲趣书系”

《木意已欣欣》《蔬畦经雨绿》

图片

图书简介:“草木闲趣书系”中的《蔬畦经雨绿》《木意已欣欣》两册以富有文学性的笔法品读身边的百种蔬果、树木,既有科学知识介绍,又有历史文化解读,是博物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书中图片是日本江户时期博物学家毛利梅园的代表作,其画作为实地采写,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绘画精美,富有东方审美意趣。本书系采用裸脊锁线装,一个和合面介绍一种植物,构图与色彩之美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

图片

图书简介:《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记录了拥有生物学教育背景的“八〇后知识农夫”长角羚和蚊滋滋在北京东北浅山地带的7年农耕生活。在看似平平无奇的北京城郊近野、听起来干枯冷漠的北方山坡沟谷,隐藏着爆棚的野性机密与生命故事——只要你保有对自然的敏感与惊奇之心。全书分为“里山技”“里山食”“里山客”三部分,以350多张彩版手绘、180余张照片,分享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还穿插有“大鹅历”“大地菜桌”“里山食物历”等十一组视觉饱满的“野性通讯”。

《上海新花卉》

图片

图书简介:本书在简要介绍上海花卉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上海现代花卉产业体系特色、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按多年生草本花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球根花卉、观赏草、多肉花卉、木本花卉和水生花卉共七大类群,介绍自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后至今,适应上海地区的100科580种和种下分类单元(含品种)的新优花卉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栽培应用,并配有精美的彩色照片。此外,本书在国内创新性地选用APG Ⅳ(“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第四版)分类系统对书中花卉进行编目。

书中还展示了上海近年来在花卉应用形式上的创新成果和应用场景,既有花坛、花境、花箱等传统应用领域的创新形式,又有新颖的花卉配置和组合形式,如立体绿化、岩石园和花甸案例。本书精装彩印,内容新颖,可为城乡绿地系统等花卉应用提供参考,适合花卉从业者、花卉爱好者、园林设计人员、园艺工作者和花卉行业管理者,以及植物研究者阅读。

《花朵小史》

图片

图书简介:这是一场集合了神话、人文、历史、博物、绘画等关于花朵的艺术盛宴,探索了春夏秋冬四季十六种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花朵,在几个世纪以来的花情、花事与花史。作者以长长的“花茎”般的思维触角,串起了古希腊神话与传说,维多利亚园艺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的花园,东方神秘的寺庙与广阔的田野,以及近现代鲜花盛放的街边花店。如果你是爱花之人,这里提到的十六种花,你多半都可以一一叫出名字,但你不一定了解在这些花儿的背后的秘密与历史,它们不仅盛开在我们花园里,也盛开在人类历史兴衰的每一个角落,传情达意,演绎更迭……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