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金秋时节 辰山植物园正值最佳赏菊季
东方网2022-11-18 16:13:47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1月18日报道:秋高气爽,细雨绵绵,辰山植物园又到了最美的赏菊季。

杭白菊盛花抚人心

辰山植物园城市菜园里盛花中的杭白菊虽然被细雨打湿了,但依旧暖抚人心。

杭白菊,菊科菊属的宿根草本植物,与贡菊、毫菊和滁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是我国传统的茶用菊,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虽然姓杭,但与杭州没有关系,产于嘉兴桐乡,就如同西湖藕粉不采于西湖里的莲藕加工是一个道理。

食用鲜花已很时尚的美味佳品,而作为餐芳香中一芳的杭白菊,资格老且地位高,还曾和西湖龙井媲美。杭白菊的花瓣可入药、可入酒,也可入菜,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就对它吟咏:“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是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可见,我国自古就有赏菊、吃菊的习惯。

时至今日,杭白菊又与白术、白芍、浙贝母、元胡、玄参、笕麦冬、温郁金并称“浙八味”,享誉中医药界。杭白菊也算药食植物,其具有抗病毒、疏风散热、抑制病菌的作用,还对心脑血管缺血和血栓的形成有预防作用等等。

皇菊悠然出尘傲立秋风

春兰秋菊,夏竹冬梅,菊花作为四君子之一,自古被称为花中神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全世界菊花品种上万,我国有3000多个。除了较为熟悉的杭白菊,还有常见的皇菊。傲立秋风秋雨中的皇菊,依然盛放异彩纷呈。

与杭白菊相比,两者花色和香味完全不同,杭白菊为白花品种,花香中带有明显药味,而皇菊的花为黄色,其花香更多的是花香,或者说是菊花香。一朵皇菊花放入杯中,开水一冲,好似绣球在杯里翻滚,皇菊茶通透明亮,茶味馥郁甘醇,清凉可口。除了可饮用,还可食用,皇菊花瓣可做菊花糕、菊花膏、菊花羹、菊花粥、菊花饼、菊花酱等等。

皇菊为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可饮用、可药用、观赏价值极高。皇菊为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其花瓣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同时,皇菊还具有清热解火、消暑、防止眼睛疲劳,明目养神、降血压、抑制癌细胞、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芳香万寿菊释放清甜

上海的湿冷感让人不禁有一丝寒凉,而辰山植物园城市菜园里的芳香万寿菊却充满了生机,一朵接着一朵,枝头上都缀满了鲜艳的明黄色花朵。

芳香万寿菊,别名香叶万寿菊、莱蒙万寿菊,是菊科万寿菊属的多年生宿根植物。它原产于美洲,羽状叶,小叶有锯齿,花单瓣、黄色、较小,花色鲜艳,花期长。株型高大,全株散发菊科特有的回甘的香气,典型的清甜花香,给人热情的甜味。芳香万寿菊是一种芳香植物,可提取其纯露火精油,还可用于冲泡香草茶,香味浓郁,可降火去噪。甚至还可入菜,其叶子可以用来煎蛋,味道似罗勒一样。芳香万寿菊的枝条还可用来驱蚊避蝇,因而又被称为防蚊草,或驱蚊草。在印度传统疗法中,就会使用芳香万寿菊药草茶来治疗感冒、呼吸道感染以及胃病等。

芳香万寿菊宛如冬季里的小太阳一般,虽花小不起眼,却是最有味道的花,可谓是观花、闻香、食用三不误的植物。

足摺野路菊进入盛花期

足摺野路菊,是日本特有的菊花品种,是菊科菊属的耐寒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野菊的一个变种。足摺野路菊属于野路菊家族,野路菊是日本原生的菊花品种,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的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野路的意思是生长在山野路边,实际上野路菊多数生长于海滨山坡。野路菊家族颜值较高,但是足摺野路菊叶子小,泛着灰白的绿,远看像一个个小脚印,叶子边缘有白毛,还肉肉的,没花时叶片很秀气。冬季正是它的盛花期,花白色,显得格外圆润,让足摺野路菊立马萌了起来,有一种可爱美,成为了最受喜爱的园艺种之一。

足摺野路菊主要栽培在城市菜园里岩石的区域,匍匐生长的足摺野路菊可以遮盖岩石的硬质缺陷,软化空间;与其他蔬菜搭配丰富层次感;即使花谢,其依旧保持常绿,让萧条的冬季多了一份暖意。

作者:柏可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