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外卖销量增长88%,新国货茶饮率先打通即时零售销路
东方网2022-11-15 19:58:23

东方网记者程琦11月15日报道:新国货茶饮品牌正通过即时零售赛道,加速靠近年轻消费者。

休闲饮料市场向来竞争激烈,一方面,国际快销巨头和国产老品牌林立,多年积累的市场占有率稳固市场格局,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可复制性强,新品牌前赴后继、层出不穷。但真正留下来的品牌并不多,聚焦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元气森林,成为近年来突出重围的新品牌代表。

随着年轻人消费习惯的变化,“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业态快速发展,为本土消费品牌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土壤。

紧贴”年轻人外卖销量增速88%

线下传统渠道是中国饮品市场销量的基本盘,根据Euromonitor统计,商超、连锁便利店、杂货店等线下渠道占到中国软饮分销渠道的80%以上,而元气森林作为新崛起的茶饮品牌,在传统渠道的布局上属于后来者,并不占优势。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可覆盖饮料销售的终端约有800万个,其中可口可乐拿下了300万以上,农夫山泉不到300万个,元气森林仅为100万个左右。进入2022年,元气森林主动降速求稳。据媒体报道,元气森林2022年销售回款预计约80 亿-90亿元,相较去年73亿元的销售回款,同比增长在10%-23%之间。

尽管在传统分销渠道不占优,但元气森林在年轻人群中的消费认可度很强,而该群体青睐的外卖渠道,成为元气森林扩大销量新通道。据尼尔森数据,元气森林2022年前9个月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6%。而在外卖方面,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元气森林在外卖平台的销量同比增长达88%。

对于不少一二线城市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外卖已成为生活“刚需”。近年来,年轻群体的外卖消费需求也逐渐从餐食拓展到日用品、美妆数码等领域,为相关领域的品牌商带来增量订单。

此前,凯度咨询发布中国消费市场洞察报告指出,65%的快消品类在O2O上的增长幅度大于该品类在全渠道的增长幅度。其中,即时零售为品牌商品贡献了16%的纯增量增长,是该赛道的主要驱动力。

即时零售激活分销渠道“毛细血管”

“单瓶散着卖的比较多,顾客一单外卖会挑很多样零食,搭一瓶元气森林的水。”北京朝阳区一社区超市店主表示,从他小店的销售情况看,比起整箱的计划性囤货,外卖订单的消费者更多是一瓶一瓶地买,“反正外卖送的快,点一次喝完了,下次想喝了再点。”

作为主打年轻一代的茶饮品牌,元气森林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年轻消费力强的城市外卖销量最好,其中,白桃口味的苏打气泡水最受欢迎。同时,在广东揭阳、湖南衡阳、宁夏银川等城市,元气森林饮品的外卖销量增速最快,年增速均在3倍左右,其在年轻消费群体渗透度持续攀升。

据美团数据,平台元气森林销量最高的店铺中,除了大型商超和连锁便利店,还有海量社区小超市和杂货小店。据悉,今年元气森林经销商数量较去年翻倍,进入了 800 个城市,品牌 “0糖、0脂、0卡” 的广告词出现在了不少县城的超市广播里。依托实体小店这类零售分销渠道的“毛细血管”,以及即时零售平台遍布全国的30分钟即时履约网络,本土快消品牌得以架构起与消费者之间新的桥梁。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实体小店上线外卖提供24小时服务,相当于在线下经营时长之外,又延长了实体零售门店的客流高峰,让消费者可享受随时下单、即时送达的购物体验,对于品牌来说,外卖订单实现了传统分销渠道之外的增量。

此外,外卖平台的销量,一定程度上也是用户对品牌真实消费偏好的“放大器”。“线下零售的销量受商品在货架中的摆放位置影响较大,例如在便利店货架中,往往靠近出入口的货架商品最好卖,而线上外卖则脱离了这种货架逻辑,消费者的选择更能反映出用户真实的消费偏好和消费忠实度。

作者:程琦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