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全上海最魔幻的十字路口,就在这条路上
乐游上海2022-11-14 09:18:06

江西中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其北段发展较早,19世纪80年代,上海第一家发电机厂和第一家自来水公司就诞生在这条路上。这条街道坐落着哪些建筑,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江西中路一览

☑上海第一家自来水公司

☑上海第一家发电厂

☑曾经的“钱庄街”

图片

江西中路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辟筑于1855年因路旁有一座圣公会教堂即圣三一堂,故初名“教会路”。1865年,工部局重新为上海各马路命名,以江西省名命名该路为江西路,1945年更名为江西中路。

图片

1887年上海外白渡桥上的电弧灯

说到江西中路上的发电厂和自来水公司,就要介绍一下,上海电光公司与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光公司由英国人立德禄(r.w.little)等发起,于1882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其后在南京路江西路口建立了上海电光公司发电厂,为上海的路灯建设开启了一段新纪元。

图片

原英商自来水公司办公楼

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于1880年11月2日成立,是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公司,公司在江西路、香港路口,建造了容量为15万加仑(682立方米)的水塔一座。次年,该公司建造了上海第一座正规化城市水厂——杨树浦水厂,并于1883年8月1日正式供水。

主要建筑一览

汉弥尔登大楼

(江西中路17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图片

图片

图片

福州大楼曾名汉弥尔登大楼,是当时最有名的办公大楼。大楼的各门窗用直线框架框组,呈直线条结构。简洁明快,大气厚实。在大门、顶层和塔楼上有艺术派的图案装饰。

都城饭店

(江西中路18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都城饭店于1934年建成,钢框架结构体系。大楼八层以上台阶式退台形成高耸感;底层沿街外墙采用花岗石饰面,主入口及建筑顶层、塔楼檐部等处有典型的装饰艺术图案,是带有装饰艺术元素的早期现代建筑风格的高层旅馆建筑。大楼墙体采用了当时国内领先的“汽泥砖”,不仅具有轻质的优点,其微小气孔构造又提升了墙体的保温隔声性能。

金城银行

(江西中路200号,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江西中路200号曾是著名的"北四行"之一,金城银行的总行所在地。大楼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与赍丰洋行联合设计,建筑原为四层,外墙用苏州金山石垒成,中间大门部三角形花岗岩柱梁凿有一龙一凤和斧头组成的圆形图案,作为该行标志。1927年,在大楼建造初期,这里从美国引进了一个庞然大物——全套保管箱。这个保管箱库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建造于建筑的二楼,防潮防湿性能都比较好,而一般建造保管箱对房屋建造结构要求很高,保管箱都是在地下室或者底层。1986年后,江西中路200号成为了交通银行总行和上海市分行所在地。

聚兴诚银行大楼

(江西中路246-250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图片

图片

图片

聚兴诚银行大厦位于江西中路246号-250号,始建于1935年,由著名的华商基泰工程司设计,1937年施工到四层时因战争爆发被迫停建,1940年落成。建筑底层入口用飞檐门罩、斗栱等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简洁的立面竖向线条感强,呈现现代建筑结合中国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1983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后续加建,新的图纸大大简化了当年的设计图纸,在大楼原有基础上陆续加建至12层,局部14层,1988年建设完成。

礼和大楼

(江西中路255号,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图片

图片

礼和大楼,建于1898年,楼高4层,砖木结构,外墙清水红砖砌筑,底层为连续半圆拱券,其上则为连续平弧形券柱廊。大楼的建筑形式仍保留很多外廊式建筑的特征。

图片

江西中路曾是“钱庄街”,这里曾是钱庄驻扎的大本营,人来车往,热闹非凡;江西中路也曾是“城市文明见证地”,上海最早的发电厂和最早的自来水公司坐落于此,亦曾见证上海电信行业的发展;江西中路还曾是上海市民的“百货采购中心”,中央商场的商品,几乎囊括了家庭所必须的日用品,从棉毛衫裤到锅碗盆瓢,从灯泡开关到五金配件,应有尽有,物美价廉......现如今,这些都已成为老一辈人的回忆与文献中的记载,一条全新的江西中路,等待着你的到来,也等待着被重新“定义”。

来源;看看新闻、《永不拓宽的马路》、乐活外滩、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