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今年上海首幢“百亿楼”诞生,长宁“金虹桥”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东方网2022-10-31 18:47:38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10月31日报道:继上海恒隆广场、上海国金中心后,上海第三幢税收“百亿楼”近日诞生。位于娄山关路茅台路路口的金虹桥国际中心,以11万平方米的商务办公面积突破了100亿元税收,成为2022年上海市第一幢年税收额突破百亿元的商务楼宇。同时,金虹桥楼宇单位面积产税超过9万元/平方米,创造了上海商务楼宇单位面积产税的高峰纪录。

金虹桥国际中心占地面积3.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由一幢高148米的6E甲级写字楼、建筑面积约为8.5万平方米的上海首个“花园式”购物中心,以及地下车库系统组成。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

“十二五”末以来,长宁在有限的区域空间资源中不断激活潜力,金虹桥“百亿楼”俨然成为长宁区楼宇经济发展的缩影和“金字招牌”。金虹桥国际中心地处虹桥之源、虹桥经济开发区和中部数字应用场景集聚带交融区域,周边汇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国驻沪领事馆,外贸表现活跃。目前入驻的135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比近一半,在线新经济类产业占比近三分之一,现代商贸和服务类产业占比近三分之一。

“百亿楼”的诞生,并非一朝一夕。金虹桥2014年开业当年即成为税收“亿元楼”;2016年,成为“月亿楼”;2021年,成为长宁区第一幢税收“月亿楼”……这其中,金虹桥既把握住了长宁地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中心位置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两大机遇,又搭乘了数字经济转型、在线新经济突飞猛进的东风,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长宁区委区政府、楼宇、企业的同力所向,以及长宁区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2021年以来,拼多多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布局新一轮投入,探索“农地云拼”模式,先后成立了胡桃街、禹璨两家关联公司入驻金虹桥,成为金虹桥冲刺“百亿楼”的重要成员。去年以来,金虹桥坚持发掘和引进新客户,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引进三星SDI、科汉森、才俊集团事务所等一批品牌和业务发展优异的新鲜血液入驻。

截至目前,金虹桥聚集了135家企业,拼多多、康宝莱、亚瑟士、杭州微米网络、卓莓企业管理、兄弟(中国)、友塔网络、汐熵科技、三星SDI……一大批互联网+生活、大健康、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等数字经济新领域的知名企业在此“安营扎寨”,楼内世界500强企业就达到了8家。

身边服务“润物细无声”

“百亿楼”的成长,与消费能及提升、产业生态成型、营商环境优化等丰沃土壤息息相关。从领导包干重点楼宇,到为每幢重点楼宇配备专职服务“楼小二”,再到“楼门口”服务体系……长宁区建立“三级三系”服务机制,形成区领导重点服务、部门专业服务与属地综合服务相结合的重点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紧密政府部门、楼宇业主、企业三方联动。长宁区投促办(金融办)主任游雁表示,依靠“产业牵动、政策驱动、企业带动”的“金虹桥模式”,越来越多发展优势突出的重点企业,在效益增长、板块增加的过程中裂变、集聚,从一家变成多家,从“上下游”变成了“上下楼”。

定期邀请三甲医院的专家和社区医生,坐诊金虹桥楼宇8楼的“健康服务点”,为白领提供专业健康指导;楼内的“准妈妈”和行动不便的员工,全部登记造册,每天经过大门、电梯时,总会有人上前“搀一把”“扶一把”;针对拼多多企业上千名员工上班时间集中在上午10:40-11:00的情况,预留电梯并实行蛇形专用通道避免拥堵……或许正是这一个个细节,让入驻企业有了家庭式的温暖,也增添了企业对楼宇的“依赖”和“粘度”。

“多年来,区投促办、属地天山路街道、楼宇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务实高效的沟通协作机制,正是这种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的作风,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长宁的态度、温度和诚意,也推动了拼多多的高速发展。”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副总裁戴志辉告诉记者,“正因为这种政、企、楼的良性互动,所以近年来我们新设立的企业团队也基本上都入驻了金虹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依托长宁区不断优化创新的营商环境和助企政策,为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和数字长宁贡献我们的力量。”

据悉,今年6月中旬,长宁区投促办(金融办)开发了一款“长宁营商通-企业服务小程序”,设有“复工复产”“企业经营”“政策需求”“人才服务”“税务服务”等9大类诉求,进一步增强了助企纾困的时效性与实效性,让企业通过更加简便快捷的方式,反映困难与诉求。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长宁区领导表示,期望金虹桥国际中心的一骑绝尘,更能成为激发长宁区楼宇经济万马奔腾的动力。长宁区也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做优存量,培育增量,在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盘活资源载体、提升楼宇品质等方面深耕细作,全力保持长宁楼宇经济竞争力,实现楼宇经济稳步增长的总体目标。

随着今年上海首幢“百亿楼”金虹桥的诞生,也生动展现了这座城市在疫情挑战下,主动寻求发展新动能,更为明年经济带来更多信心和可能。

(部分图片由长宁区提供)

作者:王泳婷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