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红色文创优秀作品大赏!探索历史,传承文化,面向新时代
东方网2022-10-28 10:03:53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创建地和实践地,上海的红色基因底蕴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传承、赓续红色血脉是这座城市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第三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开展至今,涌现出了众多内涵深厚、特色鲜明、创意新颖的红色文创作品,它们着眼历史、当下与未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兼具美观性、创意性与实用性。主办方选取了部分优秀作品,以视觉海报的形式呈现,一起来看看吧!

电波里的上海之“音”

以东方明珠为媒介,电波的频率可以传播至全国乃至全世界。声音是一种记忆,文化可以通过音乐传播,“上海文化复兴企划-上海频率”黑胶唱片记录着老上海的白天:黄包车队的吆喝声,申报报童的叫卖声……;也记录着夜上海的繁华:十里洋场的车水马龙,百乐门舞厅内的歌舞升平,旗袍女子柔软的“上海话”语调……外观采用未来感元素,抽象地表现了东方明珠传递的“上海电波”,历史与未来在这张唱片上交汇。

甜“蜜”青春奋斗新时代

在《新青年》中有一句创刊词这么说道:“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是对新时代青年人提出的要求与希望。冠生园联手一大文创,推出“冠生园X一大文创四有青年蜜勺礼盒”,跨越百年历史,见证甜蜜生活,寻“蜜”四有青年。鲜明的时代红遇上光芒金,民国青年插画生动醒目,将红色文化内涵鲜活地融入创意设计,与新时代青年共同瞻望时代发展,以浓情“蜜”意滋润美好生活共寻甜蜜未来。

吹响新征程之“号”

当号角响起,闻而冲锋,听而进攻。从练兵备战到抗洪抢险,从国际维和到远洋护航……冲锋,是人民军队永远的姿态。红色号角玻璃水瓶以战斗号角为设计灵感,玻璃瓶身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凸显人民军队坚韧的精神品质;瓶身中间由金属锻造的星形装饰点缀,一根红丝带缠绕其中,展现红色革命的风采;子弹头造型的瓶塞,体现军队军事力量。红色号角,既是冲锋号角、胜利号角,也是迈向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四个“百”年见证城市荣光

杨浦深厚的历史文化“四个百年”,即百年大学、工业、市政、红色工运,可谓为上海人民生活、城市文化、红色精神的缩影。杨浦区“四个百年”纪念潮玩盲盒选取杨浦区谐音“羊”为吉祥物,对应“四个百年”设计其形象、姿态和配饰寓意。基座选取每个百年中标志性建筑进行抽象组合,角色与基座可自由搭配,象征教育、工业文明、城市建设、红色精神之间的交织融合。

探上海文化之“根”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松江,是上海三处以遗址命名考古学文化的古遗址之一,自从距今5500年崧泽文化晚期就开始有人在此居住,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上海历年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被誉为“上海文化之根”。“根之海上”系列文具以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为灵感,凸显其独特的“水上之城”造型,以卷笔刀、储物盒、书立、印章、书签等载体传承“上海之根”这一具象化的文化符号。

初心从这“里”始发

上海“五户为邻、五邻为里”。“弄,小路也”,里弄住宅特指成片建造、四周围合、以弄相连的住宅群。正是在上海的里弄建筑中,在树德里、辅德里、广吉里,先后召开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和中共四大,初心从这“里”始发,根植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由这里擘画中国发展宏图。《初心在这里》印章套装分别由引首章、压角章、名号章构成,章身雕刻凸显立体感,背刻入党誓词,包装选用石库门青砖色、红砖色。镌刻名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擘画未来。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围绕党的建设和上海城市精神等鲜明主题,这些优秀作品创新呈现上海城市文脉和红色底蕴,兼具时代感和趣味性,以实物为载体让历史故事、红色文化走入大众生活。

作者:盛宗辉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