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每个秋冬“烂嘴角”的人,该反思下这8件事了
上海黄浦2022-10-25 14:51:23

秋冬寒冷、干燥,很多人会出现“烂嘴角”的现象。吃不下饭、说不好话、不敢大笑,每次张嘴,都感觉嘴角要裂开,一牵扯到嘴角,那种撕扯的疼痛感,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图片

“烂嘴角”不是上火

很多人认为“烂嘴角”这种现象是“上火”造成的,其实并非如此。

“烂嘴角”在医学上称为“口角炎”,指上下嘴唇两侧交界的口角区域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是口腔黏膜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

临床表现一般为单侧或者两侧的口角呈白色浸渍、起疱、糜烂或结痂,并且伴随疼痛。患者往往不能张大嘴,或者一张嘴就容易嘴角出血、疼痛,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吃饭说话。

愈合后,可能会留有较浅的疤痕。有些人可能长达数周都未见好转,较影响日常生活。

图片

口角炎、唇炎vs嘴角疱疹的区别

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口角炎、唇炎和嘴角疱疹,其实它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

口角炎:一般出现在嘴角两侧。

唇炎:一般好发于嘴唇部位,多见下唇。刚开始出现唇炎,唇黏膜会发生水肿、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等症状。

口唇疱疹:多发于口腔和唇周;除了口唇,也会发生在鼻周、眼周甚至是手指等部位。

8个原因让嘴角发炎

口角炎的发生和嘴唇表皮结构有关,它比其他位置的皮肤薄,因此更易缺水,且保护性色素少。此外,一些外界因素也会刺激它的发生。

1

气候干燥

秋冬天本就气候干燥,再加上人体油脂分泌减少,就容易造成皮肤缺水、缺油的现象,从而诱发口角炎。

2

不良习惯

舌头舔嘴角、撕扯嘴角的干皮等不良习惯,唾液里含有蛋白质,舔唇后蛋白质就沉积在唇黏膜上,使得嘴唇更加干燥。越干越舔,越舔越干,反复舔唇会导致唇黏膜脆性增加,发展为唇炎或口角炎,或者是二者同时发生。

3

真菌、细菌感染

口角皮肤长时间的潮湿,容易导致真菌尤其是念珠菌感染,从而导致真菌感染性的口角炎。

4

营养不良

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B6、锌、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烟酸)的缺乏。

5

牙齿位置不合适

牙齿位置不合适,致使上唇压叠于下唇,口角发生褶皱,该处黏膜经常处于浸渍中。而有些人在进行口腔治疗时,由于一直张着嘴巴,长时间机械性地拉扯,也有可能导致嘴角开裂,形成口角炎。

佩戴口腔正畸矫治器或不适合的义齿也易引发口角炎。

图片

6

物理创伤

运动时不慎撞击口角等。

7

接触性因素

接触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8

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口角炎,包括有Ⅱ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免疫缺陷等。

此外,使用劣质过期的口红、唇膏,也容易诱发口角炎。

一份口角炎对症治疗手册

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包括有控制局部易感因素,以及治疗真菌或细菌的继发感染。

感染性口角炎

对于细菌性感染,治疗应在局部清洗干净后,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软膏)涂擦,同时可口服广谱抗生素。

对于真菌性感染,治疗应局部用制霉菌素液清洗、擦干,然后局部涂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

图片

接触性口角炎

建议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自己不明确对什么过敏,可以去医院做个过敏原筛查,做进一步判断。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一般应给维生素B2,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族。因在B2缺乏时烟酸及维生素B6也往往缺乏。加强局部护理,口角局部可用龙胆紫涂抹,保持清洁卫生。

创伤性口角炎

对于运动撞击造成的嘴角损伤,可适当使用西瓜霜喷剂,如果出现糜烂发炎,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如果家里或者办公场所干燥,可以辅助放一个加湿器或者增加绿植等,增加环境的湿度。

图片

提醒: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形成的口角炎,都需要去医院咨询医生,合理用药。

口角炎的痕迹怎么消除?

很多人会留下“烂嘴角”的痕迹,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孙秋宁表示,消除烂嘴角的痕迹要以保湿为主,多擦一些保湿霜,舌头不能去舔;如果发黑很厉害,可以擦一点维生素A酸,它有祛除色素的作用,可以加快它的代谢。

想要减少口角炎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口唇卫生;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禽蛋、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改掉舔嘴唇的坏习惯,多喝水、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