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票房破13亿!静安亲历者讲述《万里归途》的“背后”→
上海静安2022-10-20 10:40:00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我国外交人员在利比亚开展撤侨行动的电影《万里归途》正在热映中。截至发稿,静宝发现该电影在购票平台上显示的票房已破13亿。

52岁的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

员工倪修龙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和普通观众不太一样,

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2011年利比亚大撤离事件亲历者、

电影《万里归途》故事原型之一。

近日,在静安安康苑项目工地,记者见到了正在工作中的倪修龙,听他回忆那段惊心动魄的“万里归途”。

一张船票,艰难踏上回国路

2011年,倪修龙被公司派往利比亚班加西担任某项目工程管理。当年2月20日,当地内战局势突然严峻,班加西完全被反政府武装控制,陷入了无序状态。“当时耳边时不时响起枪炮声,头一次感觉离战争这么近,内心还是非常担心和害怕的。”倪修龙说。

倪修龙和同为同事的侄子们在班加西的合影▲

一日,武装分子冲进了办公室和宿舍大肆抢掠,好在倪修龙和同事们提前接到消息撤离到了安全地带。“那时候通信也断了,后来听说国家关注到这个事,想办法第一时间把我们送出去,那些天,我们就一直盼着收到撤离通知。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

很快,倪修龙和同事们

等到了回国的临时船票。

船票上印着我们的单位、姓名、护照号,想到能回国了,心里踏实了不少。”倪修龙说,“当时条件很差,几千名员工只能按批次坐大货车往港口撤离,到了港口以后,大家排成长队分批上船,先到希腊克里特岛休整中转,再乘坐包机回北京。

当时的船票▲

在邮轮上,倪修龙利用卫星电话终于联系上已断联一周的家人。经过一夜的颠簸,他们到达克里特岛。“下船时,时任驻希腊大使罗林泉、外交部工作人员、当地华人华侨都来迎接我们,在异国他乡看到自己熟悉的中国面孔,给了大家很多安慰。

时任驻希腊大使罗林泉与倪修龙(右一)合影▲

他告诉记者,

同批撤离的另一支队伍

从陆路进入埃及入关时,

遇到了麻烦。

由于撤离匆忙,很多人丢失了护照,没有护照就过不了关。经过多方协调,埃及方面同意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过关。可如何证明是中国人?有人提议,会唱中国国歌的就是中国人!此时,人群中有人举起了五星红旗,大家开始往国旗的方向聚拢。有人带头唱起了国歌,大家昂首挺胸地在国歌声中顺利过关。

一面国旗,祖国就是我的家

在撤离过程中,倪修龙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了无比珍贵的影像画面。回国后,他反复翻看着照片,每一张都不舍得删。“这张照片,是我当时拍摄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大家在排队上船,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真,他们的V形手势是那么自豪。可能这张照片的画面没有什么美感,但这种真情更为珍贵。”

同事们在克里特岛排队上车前往机场▲

电影里,

归国包机窗外浮现的喜马拉雅山脉

让倪修龙印象深刻。

现实中,

经过10小时的飞行后,

当听到机舱里的广播播报

“即将到达北京”的时候

机舱里好多人开心地欢呼起来。

飞机上,人们带着期待的心情,谈论着飞机降落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倪修龙告诉记者:

“有人说,回家要好好陪家人;

有人说,要吃一顿庆祝一下;

还有人说,回去要好好休息。

大家都非常激动。”

倪修龙珍藏的物件▲

下飞机后,一位山东籍的工友突然跪下,亲吻了一下地面,说着“我终于回来了,我终于到家了”。“很多人看到都留下了眼泪,这一幕真的念念不忘。祖国强大了,到哪里都不怕,护照就是回家的船票。虽然我现在用新护照了,但是所有的护照我都保存着。”倪修龙激动地说。

倪修龙向记者展示了当年撤侨行动中珍藏的五星红旗、护照、工作证、船票等物品,以及两本书《国家行动:利比亚大撤离》和《大撤离:中国建筑利比亚万人万里撤离纪实》。

当时,我的所有行李都丢了,这面国旗一直放在我的背包里随身带着。现在每次出国、不管去哪儿,我都带着国旗,代表我是中国人,这是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讲述完自己的故事之后,倪修龙仍然沉浸在回忆之中,眼眶里含着泪水。采访结束后,他将国旗、护照、船票小心翼翼整理好、放置妥当。

“这次经历值得我一辈子铭记,

强大的祖国是中国人的底气。

身为中国人,我自豪!”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