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用“168间歇性断食法”减肥,一日吃两餐,靠谱吗?
上海黄浦2022-10-19 19:34:37

近日,一位知名演员称,自己靠“168饮食法”成功减肥,即不吃早饭,一天总共吃两顿,两顿饭进食时间在8小时以内,剩下的16小时内不进食。其实这就是最近流行的“16/8间歇性断食法”,即每日用餐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其余16个小时内不吃东西。

于是,有人中午12点吃第一顿饭,晚上8点前吃第二顿饭,8小时内随意吃,晚上8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之间不摄入任何能量。也有人认为早餐很重要,将用餐时间提前,即早上9点吃早中饭,下午5点吃晚饭,其余16小时内不吃东西。还有人坚持“过午不食”,在中午12点前完成早餐和中餐,不吃晚餐。

图片

那么,不吃早饭或晚饭对身体有害吗?将三餐改为两餐科学吗?“16/8间歇性断食法”是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呢?

✦+

+

不吃早饭危害大,三餐勿轻易改两餐

三餐改为两餐,能量摄入肯定减少,对于减肥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首先,不吃早饭对身体危害大。不吃早饭的危害包括:易患胆结石、胆囊炎甚至胆囊癌;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等。所以,吃好早餐,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其次,将三餐改为两餐,两餐进食时间提前到早上9点和下午5点,或过午不食也不科学。上海市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表示,一日两餐往往不能保证正常的饮食摄入,摄入热量过少容易产生低血糖,后果比高血糖还要严重,饥饿还会影响到情绪,容易使人焦躁,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如果总能量达标,那意味着每餐可能存在摄入过多的问题。此外,可能对胃肠道消化会产生不良作用,还容易出现口臭。一日两餐容易过度消耗体内的能量,导致免疫力下降,其远期安全性还不得而知,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还会反弹。浙江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束龙也表示,“16/8间歇性断食法”并非人人适合。超重、肥胖,或接近BMI上限,日常饮食过量的成年人可以尝试这种方法,但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肌肉量不足的人、营养不良的人都不适用这种方法;未成年人、孕妇、乳母、抑郁症患者、胃肠疾病患者、胆囊疾病患者、肝肾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很差的人,也都要慎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问题的人群,要提前做相关安全性评估,谨遵医嘱。张静建议,每顿饭间隔4-6小时比较科学,这样的饮食模式可以使血糖处于安全范围内,对于血糖不稳定、胃肠功能不佳的人群都比较友好。三餐定时,荤素搭配,也有助于身体蛋白质的合成,避免肌肉丢失。总体来看,普通人并不推荐长期使用“16/8间歇性断食法”。如果想通过断食快速减肥,也需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避免身体健康受损。

✦+

+

“断食减肥法”有争议

关于断食,网上有一种说法称,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断食可以使细胞饥饿,并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但事实上,“细胞饥饿”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饥饿,断食是否能激活医学研究中的“细胞自噬”尚未可知,“细胞自噬”与抗肿瘤、衰老的关系也尚不明确,现阶段的“细胞自噬”研究离临床应用还相当遥远。轻断食、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这些近年来很火的饮食概念,原本在医学上都是针对特定人群(肥胖、小儿癫痫、明确的麸质过敏等)的治疗方式,实施前后都需要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在学界,“断食减肥法”也存在争议。2020年11月,在《JAMA Intern Med》上刊登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展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如果不要求控制食量,“168间歇性断食法”并不比一日三餐的减肥效果更好,甚至会导致肌肉量的减少。2021年6月,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关于“禁食和能量限制对减肥和代谢的影响”的对照试验显示,隔日禁食而不限制能量摄入对减轻体重无效,隔日禁食不能有效降低身体脂肪含量,也不能在短期内改善代谢或心血管健康。没有证据表明隔日禁食对健康有益。与隔日禁食相比,每日能量限制更能有效地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张静认为,“断食减肥法”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这个饮食模式的确有减重、改善代谢的作用。如果断食时间够久,会影响细胞的代谢状态,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可能会对某些代谢性疾病有利。但“断食减肥法”只能针对特定人群,并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测下操作。如果没有科学的计划和监测评估,很难从断食中真正获益。而且如果不能持续坚持,一旦恢复到以往的饮食习惯,那么之前的代谢问题还是会出现。张静推荐采用“吃动平衡”的方法减肥,每天摄入的热卡和每天体能消耗的能量要有平衡,通过动态平衡来减轻体重。

选稿:潘子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