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鲁肃、诸葛亮、关羽一人包圆,这位京剧老生有“文韬武略”
澎湃新闻2022-10-17 11:59:00

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蓝天。

《群英会》中憨厚的鲁肃,《借东风》中睿智的诸葛亮,和《华容道》中的忠勇关羽,三个迥然不同的角色,在一晚上的大戏里,被上海京剧院青年艺术家蓝天一人“包圆”。10月15日晚,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在逸夫舞台上演,这是“风华正茂”上海京剧院拔尖人才系列专场的首秀,也是“文韬武略——蓝天专场”的首场演出。蓝天在这台三国英雄群像大戏里,一人切换三个不同角色。难得一见的“一赶三”极其考验演员的全面功底,更吸引了众多戏迷观众。当晚,逸夫舞台几乎全满,演出气氛热烈。

海报

两天5出戏5个人物,尽现文武兼备表演功底

蓝天是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文武老生。台下的他青春帅气,台上则气质英武。作为一名演技日臻成熟,逐渐走向舞台中央,成为被越来越多戏迷青睐的余派老生,他先后摘得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榜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等重大奖项并入选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之“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此次的蓝天专场除了首场三国戏,还包括10月16日晚的《林冲夜奔》《状元谱》两台经典折子戏。两天5出戏,也展现出蓝天唱作俱佳、文武兼备的全面表演功底。

《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是一出生、净、丑角之间的经典三国戏,流派纷呈、行当丰富。这一次是蓝天首次挑战“一赶三”,在全国舞台也是屈指可数的尝试,也是他从艺之路上一直想要挑战的一台大戏。

《群英会》的鲁肃。

《借东风》的诸葛亮。

《华容道》的关羽。

一台戏演绎三位性格迥异的人物,且既有大段的文戏对唱又有武戏身段,如何精准拿捏人物特质对演员考验极大,在鲁肃的憨厚,诸葛亮的睿智,关羽的稳健中自如跳脱也绝非易事。舞台上,蓝天既展现了鲁肃的真性情,在扮演诸葛亮一角时又以“马腔余唱”的方式塑造了潇洒智慧的诸葛亮。而在扮演关羽时,蓝天还要在十分钟内换装勾红脸,以独特的红生身段扎靠亮相,演唱高亢洪亮,与前两位须生形象呈鲜明对比。

而第二天的《林冲夜奔》和《状元谱》同样是考验多重功底的戏码。戏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说法,蓝天的《林冲夜奔》不同于北昆的表演,展示的是武小生的演法。该剧既讲究唱功又讲究做功,林冲需要满宫满调地唱昆曲,又有较为繁杂的身段展示,做好一招一式的同时还需边唱边舞,一气呵成演完整场十分考验演员的体能和文武功底。

《林冲夜奔》

《状元谱》则是经典的老生、小生唱功戏,更是一出轻喜剧。“打侄”的过程一波三折,演员对表演节奏的掌控至关重要,蓝天将通过“张公道三十五六子有靠”等经典唱段以及大段念白彰显人物性格,细腻欢谐演绎对侄子恨铁不成钢的心境。

《状元谱》

传统戏现代戏都能演,寄望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作为“风华正茂”上海京剧院拔尖人才系列专场首位登场的演员,蓝天也是上京年轻一代中坚的代表。舞台上的他文武兼备、扮相俊美、嗓音清亮,台下则专注勤恳,始终洋溢着少年气。

年少时,老家河北没有适龄的京剧班,蓝天最初在梆子班学戏。1997年,天赋上佳的蓝天被上海戏曲学校原校长王梦云一眼相中,与京剧结缘。2008年,他加入梦想中的上海京剧院,因各方面的优异表现成为剧院重点培养的优秀人才,获得剧院聘请的多位名师亲授指点。凭借对京剧的一腔热爱与全情投入,逐渐走到台中央,并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

蓝天的戏路颇为宽广,他潜心学习传统剧目,打下坚实基本功的同时,他也积极参演现代戏以及新创剧目的演出,既可以演各路传统戏,诸如诸葛亮、林冲,也可以演现代戏,成为穿林海跨雪原的第六代“杨子荣”,他还经常参与新创剧目创作,扮演了现代京剧《红色特工》中打入敌人心脏的主角李剑飞。

此次专场既是蓝天文武功底的全面展示,也是他个人艺术风格的一次集中呈现。

专场演出中三出剧目的指导老师都是关松安。跟随老师学戏十多年来,关老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也烙印在蓝天身上,而关老师也见证着蓝天的蜕变,并且始终如一严格要求,即使是学演多遍的戏,演出前也至少花一个月时间给蓝天“抠细节”。

蓝天回忆说,“记得第一次学演《群·借·华》是十年前,当时还很稚嫩,尤其关羽的塑造离不开岁月历练,太年轻演不出稳重感。我从2004年起就跟着关老师学戏,如今关老师已年过九旬,仍然奋斗在艺术传承的第一线,他坚持亲身示范,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悉心教导,他就是我的精神支柱,引领着我不断朝着更清晰的目标努力。”

关松安也对蓝天寄予了厚望,“如今行业内文武老生这一行人才稀缺,全国舞台上像蓝天这样能文能武的演员不多,希望他能追随李少春、高盛麟、厉慧良这些大师,踏踏实实地把老一辈艺术家的唱念做打继承下来,不仅要磨炼基本功,更要注重刻画人物。艺无止境,学无止境。”

作者:潘妤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