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崇明:横沙乡红星河河道治理显成效,一起了解~
上海水务海洋2022-10-13 16:28:10

横沙红星河,西起红星水闸,东至反帝圩涵闸,是横沙岛骨干河道,“三横一纵一环”中的“一横”,岸线形态丰富,地貌多种多样,像一个宝藏吸引着人们去开启,今天跟着小编一起走近它吧~

图片

红星河位于横沙岛北部。横沙岛位于长江入海口东端,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靠长兴岛,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岛上林木葱茏、水网密布,享有“天净、水净、气净、声净”的上海乡野大公园美誉,相继荣获“上海最美乡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文明乡镇”等称号。横沙岛呈海螺形,南北长约12km,东西宽约8km,总面积51.74km2,其中可耕地面积26.8km2。岛上森林覆盖率达44.27%,生态林13488亩,还打造了包含樱花、桂花、香椿、榉树、乌桕、紫玉兰、白玉兰、无患子8种树种的2000多亩廊道,生态环境优美。

红星河主体东西走向,西起红星水闸,向东穿过富民沙路、育贤北路、东江路后至终点反帝圩涵闸,现状全长约7.52km,面积约0.139km2,河口平均宽度为18.36m,是横沙岛“三横一纵一环”格局的骨干河道。红星河工程整治范围西起创建河,东至建东河,整治长度3.04km。

图片

一起来看看

治理前存在哪些问题吧

一是河道不满足规划要求,防汛能力与引排水能力较弱。红星河原有河口宽仅为5-20m,过水能力远小于规划过水断面。尤其是创建河以东河段只有5-16m,严重制约横沙岛北片的除涝安全。2016年“莫兰蒂”台风期间,横沙普遍积水,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对此,群众呼声强烈,历届市、区人大代表提出要加快实施防汛补短板工程,解决横沙岛该区域历史积涝成灾问题。如不整治改造红星河,将会严重制约反帝圩泵闸发挥排涝、引水等功能。

二是水生态遭破坏,周边环境较差。红星河部分岸段为硬质护岸,建成时间较早,局部较多破损、边坡坍塌,部分岸段有建筑垃圾、违章搭建等侵占河道,破坏河道水生态系统,两岸陆域绿化严重缺失等均严重影响河道景观。同时,河道局部淤积严重、水动力不足等引起水环境容量不足,河道水质较差。

图片

图片

针对存在问题

崇明区采取了如下治理措施

一是着力增加强排措施。2019年12月,崇明区水务局正式启动横沙红星河整治及反帝圩泵闸新建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单孔宽12米水闸+30立方米/秒泵的组合泵闸一座,整治红星河3.74公里。泵闸能保证岛内排涝能力满足20年一遇排涝标准;防洪标准按照200年一遇设防。泵闸建成后,可充分利用长江口潮差,在外河潮位低于内河水位时,利用水闸趁潮自排,当外河潮位顶托时,利用泵站强排,从而解决横沙中东部地区排涝问题,同时改善和提升全岛的水环境资源调度能力。

二是坚持按规划宽度整治。红星河规划河口宽40m,而现状河口仅5-20m,如按照规划实施,将涉及大量居民动迁和公益林搬迁,动迁成本较大。对此,崇明区水务局通过现场走访,多次与横沙乡等部门召开协调会,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最终明确按规划实施,局部调整蓝线走向。因涉及动迁安置的达29户,崇明区水务局成立了横沙乡防汛补短板闸河配套工程项目指挥部,通过细致踏实的工作,最终29户全部完成签约,动迁安置到了长兴岛,为本项目顺利推进贡献了巨大力量。

三是积极创新水文化建设。通过河道疏拓、河道开挖、新建生态护岸、新建桥梁、景观绿化等措施,扩大河道槽蓄量,提升区域防汛除涝能力,改善河道水环境及河道景观功能,打造一条田园乡村风貌河道,发挥河道综合效益。在民星村、民永村、民东村、民建村分别打造“花溪流芳”“杉林泛舟”“绿径探幽”特色景观节点,串联生活、生产、生态,发挥红星河生态廊道效应和景观效应。反帝圩泵闸的建成促使横沙的厚重人文、深远历史和时代风采,像一个宝藏吸引着人们去开启,同时,矗立在红星河之畔,多视角展现横沙的人文历史、治理保护和建设成就、讲述横沙水文故事的“长江治水体验馆”也应运而生,逐步成为横沙岛民休养生息的“幸福地”。

图片

图片

治理之后成效显著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充分发挥河道防汛减灾效益。河道整治后,过水断面增加,排水行洪能力提高,台风“烟花”期间,对保障横沙防汛除涝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解决了横沙东部区域困扰群众几十年的一遇暴雨即积涝的难题,当地群众纷纷表示此项目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均交口称赞。

提高水资源保障效益。河道整治后,水质提高,水资源调度作用提升,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高质量的用水保障,充分发挥了河道效益。

提高景观效应,改善水环境。河道疏浚和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营造了一幅淳朴、自然的乡村田园景色,充分发挥了生态廊道效应和景观效应。周边居民或在双色步道中散步锻炼,或在树荫下纳凉避暑,微风习习,让人格外心旷神怡。

图片

整治完成后,岸线形态丰富了,地貌多样化特征增加了,河流生态系统循环健康了,生物多样性恢复进程加快了,河道及岸线滨水空间条件优化了,初秋时节,一起去横沙乡畅游一番吧~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