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24小时开放!和平公园阔别22个月重新迎客 新看点一睹为快
东方网2022-10-12 12:56:56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12日报道:沪上老牌公园和平公园于2020年12月30日闭园改造,在阔别近22个月后,和平公园本周完成改造重磅回归,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改造后的公园有哪些亮点?东东带你一睹为快!

24小时全方位开放

改造后的和平公园24小时对外开放,且公园围墙被打开,取而代之的绿地、广场、口袋公园,让公园景观和街区融为一体。

原来的公园三号门(天宝路大门)处,除保留“和平公园”四字门牌外,全新布置了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景墙,质朴厚重,极富年代感。

而新港路沿线的围墙被拆除后,以绿植、水溪为天然阻隔,鸾尾水岸、杉林岛自然交错,绘就一幅滨水林荫的美妙画境。

打造公园新“八景”

茗厢扶柳、和鸢宛风、花坊悦音……悉心打造的公园新“八景”为游客营造四季有景、步步皆景的景观环境,还各有玄机。

如“八景”之一的“畅心涟湾”不仅在光影草坪和涟漪水湾中营造一方莫奈式花园,还全新打造了具有新江南建筑风格的和平公园综合服务中心。

综合服务中心地下有机动车库,向市民游客开放,二层的一条连廊直通大连路过街天桥,是公园绿地与城市交通设施融合的首次尝试。

而市民最为关注的“动物岛”化身“生态岛”。长廊白墙、叠石瀑布、树影婆娑、缤纷水岸,让人目不暇接。蜿蜒的中式回廊内还设置了电视屏,可收看原来生活在和平公园的动物们在上海动物园的生活状态。

全龄段健身游乐场所

公园内设置了满足全年龄段健身需求的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械,除了两个标准羽毛球场及一个标准篮球场,在青少年体能自由锻炼区内,还有专为8-14岁的孩子贴心设置的非标篮球架、攀爬架等设施。另有一处占地400平方米的全国首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械,市民可通过人脸识别、5G通讯等高科技免费获取体测报告和运动处方。

原天宝路畅心园路处的儿童乐园也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占地约8700平方米的沉浸式“儿童友好型”乐园,内有传声筒、秋千、滑梯、沙坑等各种好玩又好看的互动娱乐设施。

跑步爱好者们一定不要错过园内新设的“智慧跑道系统”,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或园内互动大屏端快速注册,在沿主园路铺设的1.5公里长的塑胶跑步道上尽情奔跑后,就能在手机端或互动大屏端查看运动排行榜和相关运动数据。公园还设有“跑者之家”,供跑步爱好者储物、淋浴、休憩、社交。

和平公园东北虎安家上海动物园

和平公园的生态动物岛始建于2007年,是许多人儿时的回忆,上海动物园承担了动物岛的动物接收工作。和平公园闭园后,22种115只动物顺利搬迁至上海动物园检疫区进行检疫。2021年2月底,三只小东北虎检疫期满,在食肉区饲养员的齐心协力下,小老虎们安全顺利地由检疫区转移至狮虎山东山,在这里开始全新的生活。

三只小东北虎为1公2母,都是2019年出生。在和平公园的生活时,它们并没有名字。来上海动物园后,饲养员当即结合其出生地和父母 “林林”和“笑笑”的名字,为三只小东北虎取名为“和林”(雄)“和笑”(雌)“和平”(雌)。三个小家伙顺利适应了东山的后场环境和新的生活规律,食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

细心的游客可能发现了,三只老虎中有一只有点跛行,这是母虎和笑,她由于先天性左后肢畸形萎缩造成瘸脚,但这没有影响其出色的运动能力,也并没有因此被另外两只欺负,来动物园后其他方面的检查指标也非常健康,所以请游客放心,不要因此产生偏见。

和平公园的历史

和平公园承载了不少上海人的记忆,其实和平公园最初的名字叫榆篮公园,1959年4月22日正式开放,不久更名为提篮公园。后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园内塑造展翅翱翔的大型和平鸽石雕,当年10月又被正式命名为和平公园,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上世纪九十年代,和平公园里还曾经建过“海洋世界”海豚馆,占地3000多平方米,由8个不同面积的水池组成,有2700个观众席,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海豚馆。1996年3月,在海豚表演算术、钻圈、顶球、水上鱼跃等节目基础上,又引进6条海狮、6条海豹,增加了海豹表演的拖船、陆地翻滚和海狮表演的跳圈、打篮球、打排球、倒立、喝酒、弹琴、做体操等节目。至1996年底,已累计接待近百万人次。2002年时,园方曾对海豚馆进行了重新装修。后来,该场馆拆除。

随着周边虹镇老街旧区改造基本完成、瑞虹国际社区基本建成,再加上公园环境老旧、景观特色缺乏、游乐设施落后,难以满足市民日益丰富的休闲、游览、文化娱乐等需求,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2022年12月30日,和平公园闭园改造。如今改造后的和平公园在秉承历史的基础上,将与北外滩“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新发展理念实践区”的形象更加匹配。

作者:柏可林
选稿:费一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