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设计师辞职做保安”:人生多些选择也无妨
东方网·东方快评2022-10-12 10:17:47

近日,24岁江苏女孩蒋雯(化名)从深圳某设计院离职后成为一名保安的新闻冲上热搜,原本作为建筑设计师的她,因“难以忍受长时间加班”辞职,选择了“解决住宿且薪资不低于设计师”的保安工作。(10月10日九派新闻)

对于这次不走寻常路的职业选择,蒋雯表示,设计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加班是常态,基本没有周末,事多钱少的问题令人难以忍受,现在选择当保安只是过渡,在薪资能够支撑她独立在深圳生活的基础上,有了相对轻松的工作后,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视频剪辑、英语口语等专业技能,还能准备公考,之后再做后续规划。

虽然其本人认为这种“过渡期”的情况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不仅薪资不低于设计师,还能为人生提供更多选择。但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不理解,有网友认为,放着听起来高大上的设计师工作不做,却选择成为一名保安,这么多年的书不是白读了吗?

实事求是地说,面对设计院高强度的工作时,女孩选择辞职的行为并非难以理解。当在工作中面临各种难以解决的难题时,适当运用合理的手段为自己减轻压力,空出时间学习、提升自己,不失为当代年轻求职者为了个体进一步的发展所做出的理智选择。诚然,对于“设计师”与“保安”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种,不少人认为女孩从专业技术含量高的“设计师”,转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保安”,一定会有较大落差。但根据女孩自身描述,其在做保安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安稳的住宿;同时,还可以有更多空闲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由此可见,从自身发展而言,这个职业转换实际上是特定时期内的一种双赢选择,值得社会的肯定,公众应当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其实,蒋雯的情况并非个案,时下,一些年轻群体不走寻常路的职业选择似乎总能引发公众的关注,名校生辞职送外卖、逃离大厂做自媒体等报道已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除却实现自我价值的部分之外,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如果因为工作而完全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那是得不偿失的。

客观讲,工作是一种个人选择,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值得被尊重,所有的劳有所获都值得肯定。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面对这群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群体,社会应当对该行为表示肯定,应当满怀关注和包容,理解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辛苦,理解他们的期望,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和关怀的视角去关注这一类群体。处于这种状况的群体,也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人生逐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另外,作为旁观者的网友也应该理性发言,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多一声肯定的赞许。

作者:季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