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串珠成链,带你走进苏州河静安段的历史老建筑
乐游上海2022-10-11 09:44:12

一条苏州河,流淌于静安东西,沿岸上海总商会、天后宫、慎余里、新泰仓库、四行仓库、福新面粉厂等串珠成链,呈现最美的共享空间,今天带你走进这些苏州河静安段的历史老建筑。

上海总商会

图片

上海总商会,号称“中国第一个商会”,最初名为“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立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上海总商会的大楼建筑,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理念,被认定为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和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总商会滨水空间与沿地块公共绿地结合整体打造河南北路桥下的静安彩画和沪上人物剪影装置,透过艺术表达形式带市民游客穿越回老苏州河,去感受一番绝妙的海派风情。

图片

地址:北苏州路470号

天后宫

图片

落成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江南殿堂式古建筑,也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2006年,残余的天后宫被保护性拆除,如今,它正被慢慢拂去时光的尘埃,原址“再现”。

图片天后宫的戏台,向头顶的“藻井”望去,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纯木结构穹顶,呈现了很多雕花,圆形构造周边呈放射状延伸出很多弯形射线,如浪花一般,整体造型非常精妙与华丽,无论是在营造技艺还是历史文化上,天后宫都有着独特、重要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价值。

图片

图片

目前,天后宫戏台的复建工作正有序进行,修复后的“天后宫”将作为文化展示空间对市民游客开放,这个记录上海百年历史的重要窗口即将华丽转身,承载苏州河畔未来更多的故事。

地址:福建北路100号

慎余里

图片距离“天后宫”100多米处,是充满海派风情的石库门建筑“慎余里”。“慎余里”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上海通和洋行设计,设计风格与工艺代表了当时上海石库门民居的标杆水准。2012年,为配合城市更新项目,“慎余里”被保护性拆除。

图片

目前“慎余里”完全按照历史测绘图复原,重点保护部分在外立面,本真地还原了清水老砖墙、实木窗与水刷石的传统工艺。此次经历复建后,全新开放的“慎余里”华丽转身,成为文化展示、旗舰餐饮与体验零售的集聚地。

地址:福建北路100号

新泰仓库

新泰仓库位于静安区山西北路77号,建于1920年,曾作为仓库使用,是苏州河畔著名的工业遗迹之一。

图片

新泰仓库是一幢大体量的中西混合式建筑,该建筑面积6105平方米,共分三层。砖木结构,位于建筑中部的中央中庭将建筑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由三个仓库并联组成,南部由东西两个仓库及之间的南部中庭构成。

图片

仓库的窗与门大量采用拱券形式,并配以精美的细部设计,其独特的建筑空间组合和结构细部均体现了老上海产业建筑建造和施工的高水准。

图片

目前,新泰仓库在功能上已经更新为一幢华丽的高端商务办公楼宇,更有不少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展览在此举行。

图片

地址:静安区山西北路77号

四行仓库

图片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由通和洋行设计,全称为四行信托部沪分部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即西藏路桥西北角,是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与盐业银行)的联合仓库。

图片

作为当时上海闸北一带最高大且坚固的建筑物,1937年10月“四行仓库”被当作第八十八师师部,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淞沪会战打响后,它就成了八百战士保家卫国的坚硬堡垒。

图片

2015年0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作为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成开馆。纪念馆总建筑面积约3800㎡,共三层,其中1至2层为常设展厅,3层为临展厅。该馆以中外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基本陈列,内容分为“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四个部分。

图片

展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和全面抗战的背景下,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1营42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奉命固守四行仓库英勇抗战的感人事迹,再现了以谢晋元为代表的“八百壮士”英雄群体形象。

地址:光复路21号

福新面粉厂

图片

福新面粉一厂旧址占地约1.1万平方米,原主要建筑有厂房一幢、堆栈四所,现存厂房和一所堆栈。主厂房在长安路101号,建于1914年,坐北朝南,混合结构六层楼,占地约380平方米。

图片

外墙红砖砌立柱,青砖外墙,外墙厚度由底层向上逐渐减少,南墙上有“福新面粉公司”字样。该建筑列入市优秀历史建筑。这里的滨河景观设计中融入了面粉厂的历史文化元素,演绎了民族工业记忆。

图片

地址:光复路423号

选稿:张丹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