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诺奖花落“点击化学”!他们把化学玩成了乐高积木,为创造新物质推开方便之门
文汇报2022-10-05 21:41:17

今天傍晚,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卡尔·巴里·夏普利斯和丹麦科学家莫滕·梅尔达尔,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而夏普利斯此次是继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之后,二度获得这枚奖章。

7.JPG

三位科学家通过各自的研究,创造了一种极为简便的方法,将化学从复杂的分子结构中解脱出来,进入了化学反应的功能性时代,从而推开了为人类创造更有效的新药、更多功能新材料的一扇方便之门。

优雅、聪明、新颖、有用

,是诺贝尔奖委员会送给今年化学奖的四个赞美词。这是夏普利斯在2001年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做演讲时提到的。

诺贝尔奖

委员会还特别强调,

除此之外,它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争夺分子”到

分子魔术扣”

1998年前后,夏普利斯就放弃了成就他生命中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转而投身开拓点击化学。他认为,化学家需要新的思想,来改变持续了百余年的专注于合成分子结构的传统。

争夺分子是十分昂贵的。”在夏普利斯看来,执着于将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打开再连接,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副反应和巨大的损失。他试图鼓励团队尝试将一些完整的小分子,通过类似

分子魔术扣”的部件连接——它们就像汽车安全带的一对锁扣,只需轻轻

click”就能连在一起。6.JPG

它们就像在火车站里寻觅彼此的情侣,尽管人山人海,但它们还是能一眼认出彼此,并且十指相扣地紧紧牵手。”夏普利斯非常喜欢用这个比喻来形容点击化学的高效,说这些分子如蝴蝶般游荡在复杂的环境中,一旦找到配对分子,就会如鹰一般俯冲过去,精准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告诉记者,目前点击化学已经被广泛使用在新材料的合成中,

它实在太方便,而且可以让材料的功能变得多种多样”。这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功能性绿色化学,通过结核简单的化学构件,可以创造出几乎无穷无尽的分子。材料制造商只需将可点击的小分子添加到塑料或纤维中,就可容易制造出方便降解的塑料、抗菌防晒的织物,以及副作用更小、更具有靶向性的药物。

这种分子‘魔术扣’能够方便地‘安装’到各种有机分子砌块上,就像搭乐高玩具一样,把很多基本单元通过标准接口,十分简单地连接起来。”夏普利斯的学生、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院长聘教授董佳家这样解释点击化学的简单而有用。几乎同时发现了

一颗明珠”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梅尔达尔也是一位化学家。本世纪初,他构建了巨大的化合物库,希望从中筛选到潜在新药分子。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他竟意外发现,在加入铜离子后,炔烃与酰基卤化物分子并没有按正常预想的进行,而是另一端的叠氮基团与烯烃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三唑环形结构。莫滕很快意识到这一反应的特殊性,就在2001年6月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首次介绍了他的发现,并于2002年发表了论文,表明该反应可用于将许多不同分子快速而有效地扣在一起。几乎与莫滕同时,夏普利斯也发表了一篇关于铜催化的叠氮化合物和炔烃之间反应的论文,并指出这一反应可以在水中可靠地进行。

这就是一个理想的点击化学反应!”夏普利斯刚提出这一观点时,很多人认为他疯了,但现在大家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而这个铜催化的叠氮-炔环化,正是点击化学皇冠上的明珠——让分子click的

魔术扣”。此后,化学家们不断对

分子魔术扣”进行优化,让它可以安装到尽可能多的有机分子上。8.JPG2019年10月,英国《自然》杂志刊登夏普利斯的中国弟子、时任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的董佳家课题组的一项发现,他们找到了一种能极其高效的

分子魔术扣”,只需在室温下,无需催化剂,即使浓度非常低,也能立即发生转化反应,从而突破了原先的瓶颈。

点击化学”照亮细胞世界
与莫滕、夏普利斯视角不同,贝尔托齐是一名免疫学家,她在研究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糖类。众所周知,在生物体内,糖的结构之复杂更甚于蛋白质。由于缺乏工具,她的研究极为耗时费力。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贝尔托齐受到一个报告的启发,开始思考为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安装带有荧光分子的化学手柄。不过,这个化学手柄必须

忠于职守”,而对其他细胞内分子都

目不斜视”。1997年,她就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更有突破性的是,她在2000年找到理想中的

最佳化学手柄”——一个叠氮化物。这正与点击化学的

分子魔术扣”不谋而合。9.JPG然而,对于生命体而言,铜离子是有毒的。于是,贝尔托齐深入挖掘文献,找到了一种不需要铜催化,而且使得叠氮化物和炔几乎可以爆炸式结合的方式。这即是生命正交反应,指在生命体内高效进行的反应,它们彼此交叉但不互相影响。2004年,她发表了无铜点击反应,并用它来追踪生命体内糖分子的踪迹。

贝尔托齐的发现,让化学与生命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桥梁。”姜雪峰说,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用这种方法开发针对系列疾病的精准、靶向、缓释、示踪、多功能、高集成等多样化功能分子库带来无限可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许琦敏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