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TA曾是沪语中“饼干”“糖果”的代名词!​这些惊艳了岁月的国民食品品牌,你知道吗?| 同乐坊老故事
上海静安2022-10-05 21:41:11

目前,正在同乐坊展出的上海弄堂工业系列展之“那些年我们身边的品牌(饮食文化篇)”,带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了解近30个国民经典食品品牌在上海食品工业发展历史上令人惊艳的过往。岁月变迁,一些人、事、物渐渐淡出甚至湮灭在人们的视线中,而有一些却历久弥新,始终不曾被忘记。品牌亦是如此。下面讲述的是一度成为沪语中饼干、糖果代名词的“沙利文”品牌。

图片

梳打饼干包装纸

沙利文食品号(Chocolate Shop)初名“沙利文糖果厂”。1912年由美国水手沙利文夫妇开设,原址在公共租界抛球场(今天的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西北转角原丽华公司处)附近,就是在不到10平方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一间亭子,挂上招牌,销售糖果、饼干等。

约1918年,迁到南京路11号(今天的南京东路223号),哈同大楼隔壁租赁的店面继续营业,并改名为“沙利文糖果行”( Sullivan's Fine Candies ),沙利文自任经理,中国人唐元龙为买办。店铺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为英国式平房,外墙都铺有白瓷砖,店内设有糖果、饼干外卖柜,店堂左右两旁设有红色的火车卡位,中间是两排小圆台,整洁美观,舒适安静。最初只经营进ロ糖果、饼干、咖啡、面包、西点等。不久,在唐元龙的提议下,又扩大经营美式西菜,还规定除了菜肴计价外,面包一律免费取用,吸引到附近公司众多员工前来享用午餐。渐渐的,店内售卖的面包反倒成了名牌产品。

1922年,店铺由美国侨民雷文接盘,中文店名不变,英文店名改为“Bake - Fine Bakery”(俗称“沙利文面包房”)。后来,在公共租界外白渡桥附近百老汇路(今天的大名路)开设了面包厂。

1930年,沙利文糖果行改组为“美商沙利文面包饼干糖果股份有限公司(Bakeries Co Federal Inc. U.S.A.)并在美国俄亥俄州注册。旅沪著名律师阿禾满、海宁洋行总裁海宁生等都是公司董事。

1931年,公司吸纳社会股份,开设“美商沙利文面包饼干糖果制造厂”(俗称“沙利文面包厂”),厂址位于新闸路1446号(近小沙渡路,也就是今天的西康路),主要生产面包、饼干、蛋糕、糖果等,有职工100余名。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沙利文”的经营业务居同业之上,成为沪上影响最大、实力最强的食品生产公司。由于用料讲究、制作精良,“沙利文”一度成为沪语中“饼干”“糖果”的代名词,“沙利文面包”更是家喻户晓、享誉海上。当时上海市民很少有没吃过这种面包的,以致于在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时常会提及“沙利文面包”。

图片

静安寺路上沙利文咖啡馆

沙利文公司成立后,南京路(今天的南京东路)上的店面就作为公司的门市部,改名为“沙利文食品号”(又名“巧克力店”)。此后,公司又在静安寺路(今天的南京西路)883号(近麦特赫司脱路,也就是今天的泰兴路)开设了“沙利文食品号”西区分店——“沙利文饮冰室”( Chocolate Shop 或 Hot Chocolate ),在贝当路(今天的衡山路)530号开设了“沙利文西点部”。

两家沙利文食品号都地处公共租界的商业繁华地段,总店在东边,习惯上称为“东沙利文”,分店在西边,习惯上称为“西沙利文”。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是在东沙利文,邂逅第一任妻子海伦。西沙利文更是因为张爱玲、周而复的小说而闻名。在当时,去沙利文喝咖啡、尝西点,是上海滩一种身份的象征。

图片

沙利文出品的“小丑马戏团”巧克力包纸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沙利文的厂、店均被日军接管。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复业。1948年,因局势紧张,外籍人员纷纷回国,“东沙利文”职工组织“同仁互助会”,继续经营。

1952年,“东沙利文”关门停业,由上海油脂食品公司接管。

1954年,沙利文公司与马宝山糖果饼干公司合并为上海益民食品四厂(位于今天的新闸路1446号),以“光明牌”为品牌、“火炬”为商标,主要生产饼干,糖果生产则划归他厂。

选稿:黄雪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