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假期不出沪小众旅行攻略:郊野仰望星空、农场挖藕露营
上观新闻2022-10-02 07:21:12

在热闹的国庆假期,你是否还在纠结去哪里玩儿?

有疫情,不好出远门。在上海市内,去景区、公园又太挤。不少人选择去体验一把乡间的快乐,或是在静谧的夜里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或是来到生机满满的田间,体验一番观虫、挖藕、烧烤的乐趣。在放松身心的轻旅行里,获取“自然缺失症”的解药。

在郊野仰望星空

生活在热闹都市的你,是否偶尔会怀念静谧夏夜看漫天繁星的惬意?

随着大众对天文关注度的提升,星空游的场景正日渐丰富。上海观星的自然条件虽然并不优越,但是仍有些点位可供爱好者们选择。

“即便身在城市里,也能找到相对不错的观测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可以通过查询“光污染地图”,在居住地附近寻找光污染比较小的地方。在上海,虽然看到银河很困难,但有些地方的星星还是肉眼可见。

当然,最佳观测点还是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分享了自己的观星体验。崇明东滩湿地区域成为出行首选,很多星空爱好者会趁着好天气,从市区驱车前往拍摄深空天体。人多的时候,架好的设备一字排开,尤为壮观,这里也被称为“天文小街”。“临港的南汇嘴观海公园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位于滴水湖附近,白天看海玩水,晚上就可以看星星,有摄影师在原片里拍到了比较清晰的银河。”用户小由说。

观星是一件很依赖运气的事情。“光污染严重不行,阴天下雨不行。另外还要避开月亮太惹眼的日子,也就是农历十五前后的五天。”自然科学教育平台“仰望星空”想到,何不打造一个观星空间,让普通人随时都能惬意地躺下,阅读并享受星空。

今年,团队在上海佘山专门搭建了一个“球”——沉浸式观影体验空间,国庆期间开放试运营。假如市民去过一些天文馆,想必对此不会感到陌生。这是常见的球幕电影,通过360环绕的穹顶屏幕,和一颗又一颗的星星相遇。

仰望星空团队在上海佘山专门搭建了一个“球”——沉浸式观影体验空间。(图片来源:仰望星空)

在播放宇宙大片之外,仰望星空还会利用专业的天文馆软件,模拟当季星空。“我们会带着市民看看,最近能看到哪些星座,如果到了没有光污染的地方,这个季节的天空又长什么样。专业的星空老师还会带着大家一颗颗寻找当季天空中那些著名的星星,分享属于它们的故事。”团队运营相关负责人格蕾斯说。

通过360环绕的穹顶屏幕,和一颗又一颗的星星相遇。(图片来源:仰望星空)

当小众观星开始走向大众,产品的类型也就愈加丰富多样。“对于专业的星空爱好者或者摄影师来说,可能一片滩涂、一个山顶就足够了。消费者想要的还有住宿、饮食、娱乐等配套。”在格蕾斯看来,面向大众的产品需要在极致的星空体验与舒适的消费环境之间找一个平衡。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观星的潜力。在上海,基于较为丰富的天文观测历史和航天产业资源,观星成为许多文旅活动的重要“配餐”,甚至是“主角”。产品研发者们将它与户外自驾、房车基地、露营基地、团建、亲子研学等结合,提高出行体验的丰富度。比如,此前英仙座流星雨季时,奉贤旅游官方号在一篇“上海观星圣地”的推送里,提到了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推文颇有吸引力,“在这里,仿佛脱离所有包装和喧闹。夜晚在营地中入睡,满天星辰就在头顶。”

来农场挖藕露营

如果你想体验在田间撒欢的快乐,那么,不妨安排一场假期农场漫步,体验耕种、采摘、亲近自然的快乐。

相较于其他农业大省,上海整体的耕地面积有限,且农业本身回报率低,看起来不是个好挣钱的买卖。不过,却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试水者”进入。他们立足于农业,却不局限于此。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叠加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将链条延伸至二、三产业,让乡村成为城里人的“心向往之”。

位于浦东新区牌楼村的鹤丰农庄,十多年来践行生态种植,以求还原小时候的味道。“我们计划以自然研学为主打,通过农业+教育的方式,让朋友们吃的健康,也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本领。”农庄负责人仇明惠说。

鹤丰农庄以自然研学为主打,推出”农业+教育“的项目。(图片来源:鹤丰农庄)

以鹤丰为圆心,牌楼村正聚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此扎根。就在农场不远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吴声栋今年承包了8亩地,取名“东禾光”。

“东指浦东,禾光指禾苗上露珠轻衔,在阳光下烂漫梦幻的景象。”他希望,通过城市生态农场探索,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国庆期间,东禾光团队基于自身的学科优势,推出DNA提取、观星、观虫、砍甘蔗、烧烤、露营等活动。“长期生活在城市钢铁丛林里,容易得‘自然缺失症’。通过自然的观察和体验,可以在孩子们的童年植入浪漫和热情。”

东禾光团队基于自身的学科优势,推出DNA提取、观星、观虫、烧烤、露营等活动。(图片来源:东禾光)

当农旅这个圆不断扩大,牌楼村的活力也被持续激发。国庆期间,村内汇集了小小科学家、农作物手作、晚间夜观,以及金字塔帐篷搭建等多个项目。

这样的“农业+”模式,正在上海郊区多点开花。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带着大家走入土地与菜园,了解farm to table的过程,参与蔬菜与香料采摘。国庆期间推出种菜纸活动,预约渠道公布后很快就已约满;生飞农场顺应农时,10月上旬推出丰收秋获稻田亲子研学,10月下旬至11月底将陆续上线手工米糕2.0、艺术彩米画2.0、晚稻收割等项目。

记者注意到,一些旅行平台也正瞄准农旅融合趋势,在疫情影响下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上海郊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上海“干塘节”挖藕主题的原创团队“游侠客”就是其中之一。“初秋丰收时节,人们把鱼塘、荷塘里的水抽掉一些,方便收货塘里的产物。”平台抓住这一场热闹的农事会,开发出亲子旅游项目。孩子们可以用双手体验劳动的乐趣,回归田园撒欢。3年来,平台共带领1万多名大小朋友现场体验。

青年创意旅行平台“YOU趣青年”则延续了长久以来的热门项目——横沙岛骑行。堤坝漫步、穿行田野、酷玩卡丁车是主打特色。一路上,将经过开阔滩涂湿地堤坝、原始的阡陌田野,以及自然的乡村田园。因为只能乘船登岛,站在甲板上,看滩涂芦苇摇曳,河道船只往来,反而给了旅行更多特别的体验。


选稿:夏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