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世界河流日 | 长江对话黄河
上海水务海洋2022-09-27 15:22:19

江河万里,其源必长

大河汤汤,奔向海洋

9月25日“世界河流日”之际

长江与黄河两条母亲河

进行了一场跨越南北

跨越历史的对话

图片

我们一生中见过许多条河流

每一条都张扬着个性

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寻找一条河

阅读一条河

陪伴一条河

从此岸到彼岸

从源头到尽头

从历史到未来

对于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的

儿女们来说

有两条河流的模样

一直随着血液流淌在我们心中

长江和黄河

她们犹如丝带一般

与我们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

就像八十年代

传唱在中国大街小巷的

《我的中国心》所唱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图片

《长江对话黄河》特别直播

天下之水,最终都归于大海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郝德铭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车润宇分别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和上海崇明区的青草沙水库黄河与长江的入海口

进行了视频连线

曾几何时,因黄河断流

黄河口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沙土覆盖河床,鸟儿远离家园

河流生态系统一度濒临崩溃

湿地面积萎缩

而从1999年以来

黄河已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

图片

青草沙水库同样见证着

中国大江大河治理的成果

在“青草沙”的大片芦苇湿地周边

长江之水依然清洌、清澈

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位名叫金伟国的陈家镇村民

有一个绝活儿

他能用竹哨模拟出30多种鸟类的语言

鸟儿一听到哨声

就会乖乖地从天上飞下来

金伟国最初捕鸟

是为了贩卖野味、以谋生计

如今再用这项绝技

则是为了给鸟类套上环志

研究鸟类的迁徙途径

守护南来北往的鸟儿

今年,他们在东滩发现了

极危动物勺嘴鹬的踪影

图片

资料图

同样是保护鸟类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黄河入海口所在地的山东东营

不惜拆掉年产值5亿多元的

300处油井设施

打造黄河口国家公园

图片

从十年来的变化来看

长江沿线正在成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黄河流域也在修复生态、沙退绿进

大江大河的生态状况都发生了

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

十年间,黄河流域

治理水土流失2.68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四个多上海的面积

十年间,长江沿江

3公里的化工行业企业明显减少

整个长江流域

一共减少四分之一以上

如今,长江优质水断面

已经超过97%

基本实现了全流域水质优良

在干流多个区域发现了

刀鲚、长江鲟、胭脂鱼等鱼种

图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

马超德博士表示

中国近年来举全国之力

系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可持续发展方针

提出了“生命共同体

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又提出了“长江大保护

黄河高质量发展十年禁渔”

等一系列方略

202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正式颁布实施

前不久《保护地立法》

和《国家公园立法》

又启动了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

都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为推进全球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任文伟博士表示

河流是“上下游、左右岸连着你我他”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情况下

今年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

美国的科罗拉多河

中国的长江、嘉陵江

都出现了极枯的现象

河流的保护

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

也是生活在河流边的

所有民众、所有企业

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我国对长江、黄河的保护

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中游的水土保持

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

就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高西沟村党支部四任班子

三代人带领全村群众

经过二十年的综合治理

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将这里变成了山青水秀、树木葱茏

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黄河里再也没有一粒高西沟的泥沙”

图片

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最长的省份

曾经,湖北沿江砂石码头众多

在武汉市的青山江滩

不足8公里的岸线就有29家码头

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

装卸高峰时段,声音嘈杂,黑烟笼罩

常被居民抱怨“临江却不见江”

经过几年的岸线治理

这里已经焕然一新

碧水蓝天景致重现

成为了市民们休闲打卡的网红公园

真正做到了还江于民、还绿于民

图片

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青海

也是澜沧江的发源地

在上世纪末

因气候暖干化和不合理人为活动

三江源的生态一度退化恶化

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

而如今,三江源正成为

世界高海拔地区

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雪豹、白唇鹿、棕熊、猞猁

等野生动物

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藏野驴、藏羚羊、藏狐随处可见

去年10月12日

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图片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保护与治理

三江源生态涵养功能持续向好

长江、黄河水质稳定在Ι类标准

黄河源头面积

超过200平方米的湖泊达到5800个

三江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

实现“双缩减”

图片

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的大国

“江河之策”

永远处于进行时

今年7月

长江鲟被宣布为野外灭绝

今年8月以来

长江流域持续干旱

出现罕见的“主汛期反枯”

这些现象都在警示我们

江河保护,任重道远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的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我们在江河保护的过程中

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

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

要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并将其完整地交付与我们的后代

是我们这一辈

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扫下方二维码收听江河之声

图片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