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藜麦、枸杞、西洋参能不能邮寄入境?出国旅行回来可以带点当地特产吗……
文汇2022-09-26 21:58:57

藜麦、枸杞、西洋参能不能邮寄入境?出国旅行回来可以带点当地特产吗?……针对一系列海淘、出国旅行中可能遇到的物品入境问题,9月24日下午,来自上海浦东机关海关、邮局海关的一线执法关员,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国门安全守护”直播活动中,一一进行答疑解惑。

作为首届上海法治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场直播活动通过中国海关传媒中心抖音、上海海关12360微博、上海本地媒体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媒体平台开展,多方联手打造了一堂全民参与的国门生物安全普法和科普的公开课。本次活动也通过线上直播方式送法进校园,走进青少年群体,全市共有58家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家长在线观看直播,共同聚焦“小手牵大手、共守国门安全”。

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活动,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共吸引超10万人次在线观看。

法治阵地“云”参观,互动游戏长见识

此次直播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国门生物安全展厅举行,这里是海关系统内首个在博物馆的常设展厅,也是上海市法治文化品牌阵地之一,自2016年以来展示上海海关在国际邮包中截获的各种动植物标本。

来自上海邮局海关邮件监管三科的李响,在直播现场从国际邮包中截获的406只活体蚂蚁案例说起,介绍了红尾蚺、向天果等海关截获的有害生物,并为大家解读了《动植物检疫法》《生物安全法》以及农村农业部、海关总署合发第470号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以下简称“470号公告”)等法律政策,带领包括小朋友在内的广大网友开启沉浸式的法治教育体验。

在国门生物安全展厅的互动屏前,现场的几位上海小学生通过几分钟的小游戏,了解了哪些物品可以邮寄回国或者通过行李入境,不但收获了乐趣也增长了见识。生动活泼的互动游戏展位,也成为了许多小游客们必逛必玩的打卡点。

检测设备“云”展示,有害生物“秒鉴别”

直播活动的第二环节,穿越到东海之滨的崇明生态科技馆。崇明海关执法人员在这里向直播间的观众演示,如何利用全维有害生物智能鉴别仪,进行有害生物鉴别。这种鉴别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的“高科技”设备,主要是依靠昆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形态特征,进行获取、处理、推理和分析,最终得出专业鉴定结论。

现场展示的是“三裂叶豚草”。三裂叶豚草是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在北美洲,常见于田野、路旁或河边湿地。在进入我国后现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危害小麦、大麦、大豆及各种园艺作物,已列入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海关执法人员熟练地点击操作仪器,在待测样品仓里放入样品后等待10至20秒,检测已经完成,仪器自动显示鉴别结果。这台设备可以鉴定120多种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广大网友第一次了解海关运用先进设备开展有害生物检测初筛工作。观众们都被“高科技”仪器的“神通”所折服。

以案说法“云”访谈,问题互动解疑惑

直播活动的第三环节是邀请海关一线的执法人员参与访谈,以一个个近几年发生的执法案例,告诉大家哪些物品不能携带入境以及危害究竟有多大。

来自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法制科的瞿佳隽一口气举了三个在浦东机场入境旅客的行李中截获的问题物品——盆栽、穿山甲鳞片和石首鱼鱼鳔。这三样都是禁止携带入境的。

根据470号公告,盆栽属于“种子、种苗及其他具有繁殖能力的植物,植物产品及材料”等禁止携带入境物品。而且,案例盆栽来源地日本是松材线虫疫区国家,引进的盆栽等植物必须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还要从指定口岸入境,之后必须种植在指定场圃接受严格的隔离检疫监管。违法携带入境的盆栽可能将境外植物病虫害一并带入,尤其是被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会导致我国林业资源的巨大损失,严重破坏我国自然生态。

穿山甲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坊间传闻食用穿山甲鳞片可以通脉催乳,这其实是误解,其成分和人类指甲差不多。携带穿山甲鳞片进出境,甚至可能涉嫌走私违法行为。

至于石首鱼鱼鳔,实际是生活在墨西哥湾的石首鱼体内的鱼泡。鱼鳔又被称为鱼肚或花胶,已被列为濒危物种的石首鱼,其鱼鳔更是被吹成“养颜神药”。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鱼鳔有治疗疾病或美容用途。而携带石首鱼鱼鳔入境则触犯了相关法律。

来自上海邮局海关邮件监管三科的李响在访谈中分享了当下热门的“异宠”热对于国门生物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如果这一生物在我国本身并不存在,在新环境定居就可能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给人民健康造成威胁,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和农林渔业带来的后果更是灾难性的。

在访谈的问答环节,直播间的网友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入境时西洋参、燕窝、海参等常见保健品,能否携带入境?对于此类常见问题,现场执法关员们分情况解答并给出建议。携带境外物品入境前,可以查询470号公告和海关总署令第4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还可以通过海关官方宣传册、扫描二维码,了解物品涉及具体要求,一一对照,做到心里有数。

最后,两位海关关员随机抽取了三位提问的观众,获得本次直播活动的纪念品。一个半小时的直播活动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每个公民共同参与守护生物安全、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法律,掌握科学知识,共同守护国门生物安全,守护我们的健康生活,守护我们的美丽中国。

作者:何易

编辑: 祝越

责任编辑:陆益峰

作者:何易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