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秋高气爽花正艳!独家奉送“浦江第一湾”秋日赏花指南
今日闵行2022-09-26 08:12:52

秋高气爽时风景着实迷人!随着一阵秋雨一阵凉属于这个季节的花儿陆续绽放……

你知道去哪里寻她们吗?

你知道她们的故事吗?

小编为你准备了一份《“浦江第一湾”秋日赏花指南》带你发现秋日的魅力!

木芙蓉:植物“变色龙”

@放鹤路沿线

与别名“水芙蓉”的荷花相对应,一种陆生的灌木或小乔木被唤作“木芙蓉”。它们一般在仲秋时节,水莲谢尽后方才开放。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木莲,花大,色娇,虽是陆生,却喜水湿,常临水而生。普通的木芙蓉花一般朝开暮谢,著名的“醉芙蓉”在清晨初开时花为白色,至中午为粉色,下午逐渐呈红色,闭合凋谢时则为深红色,单朵花仅开放一天。

还有一种弄色木芙蓉,花开数日,逐日变色,初开时为白色,第二天变成鹅黄色,第三天变为浅红色,再后来变成深红色,花落时则变成紫色。因为每朵花开放的时间有先后,常可在一棵树上看到粉红、红、白等不同颜色的花朵,甚至同一朵花上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木芙蓉的变色乃因温度和光照强度不同,再加上土壤酸碱度的不同,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

图片

石蒜:彼岸花开

@浦江第一湾公园

石蒜家族是秋日的又一抹亮色,带着淡淡的哀伤。传说中的彼岸花就是石蒜家族的成员,学名红花石蒜,又名曼珠沙华。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些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故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的说法,代表着永远思恋的爱情,就像两个天各一方的情侣,相爱却不能相守。

图片

白花石蒜是红花石蒜的变种,它有夏季休眠的特性,每年8月叶前抽生花葶,9月开花,至下旬凋萎,凋萎前叶子萌发并迅速生长,冬季常绿。石蒜的花色非常丰富,除了白色、红色,还有黄色、紫色、玫瑰色、蓝色等。其中黄花石蒜的别名也很别致,称为“忽地笑”,好似大地上突然展开的灿烂笑颜,令人惊喜。

图片

芦苇:超强的污水净化能力

@吴泾镇廉政文化公园

芦苇,极平凡又极风雅的植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中与在水一方的伊人相伴的“蒹葭”指的就是它。芦苇生活在河堤沼泽地,植株高大,迎风摇曳。它拥有直立的茎秆,有20多小节,最长节间能达到25厘米,节下方常生有细细的白柔毛。到了秋天,芦苇的身体开始变黄,棕褐色的花絮变得蓬松。

含有纤维素的芦苇杆用途广泛,可以用来造纸和人造纤维,还能编制“苇席”、盖房甚至搭建临时建筑。芦苇的空茎还被古人们拿来制造芦笛,茎内的薄膜当作笛子的笛膜。芦苇在水质中起到生物代谢降解的作用,由于它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净化污水能力很强,对水中的氮和磷元素,去除率最低8%,最高可达到98%。

水竹芋:优美且奇异的再力花

@樱桃河畔

水竹芋,竹芋科、水竹芋属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又称:再力花、水莲蕉。水竹芋原产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的热带地区,近年来我国新引进作水生观赏植物,引进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园和人工湖,人造水域的浅水区都可见到。它的身姿优美,极具观赏价值,而且还能净化水质。

图片

再力花的花朵呈复穗状,有细长的花梗支撑,花瓣紫红色,一串串的像是成熟的葡萄,又像是鱼竿上的鱼饵,花朵的苞片上多被有白粉。再力花有独特的机关,机关由花瓣、雌蕊、雄蕊等器官配合而成,精密复杂、力道强劲,非常的奇异。再力花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抗逆性,在治理湿地重金属污染上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翠芦莉:朝开暮谢时时新

@剑川路沿线

翠芦莉也称芦莉草、蓝花草、人字草,为爵床科单药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发达的地下根茎,并形成交织的水平根茎网,其上有芽,长出土面后即成为新的植株。是很好的宿根花卉品种,每年都可以看到花朵绽放。

图片

翠芦莉原产墨西哥,后在欧洲、日本等地广为栽培,近年来引入我国后,由于其适应性强、花姿优美、花色优雅、花期很长、养护简单,迅速成为国内园林界的新宠。翠芦莉虽然花期极长,但单朵花的花期却极短,朝开暮谢,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每天都有新的花朵绽放。

大自然的魅力需要我们走近了去看、去闻、去感受趁着秋高气爽邀您走上闵行大街小巷还有更多惊喜在等你哦~~

选稿:严佳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