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奉贤人,你知道上海之鱼里有几座桥吗?
上海奉贤2022-09-22 09:39:06

图片

很多小伙伴肯定很好奇,上海之鱼内究竟有几座桥?

莫急,小编这就带大家一起数一数。

图片

叮!叮!叮!其实,上海之鱼内共有10座桥梁,目前已竣工8座,小伙伴们都猜对了吗?

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这不仅实用、美观,设计感也无限的10座桥梁~

1号桥

1号桥位于“上海之鱼”金海湖西侧,为钢结构人行桥。桥身采用类似莫比乌斯环的曲面布置,分上下两层。上下层桥端部设置两个平台相互连接,整体形成一个闭环模式。

图片

2号桥(在建)

2号桥位于“上海之鱼”金海湖西南角,为纵横梁混凝土人车行桥。

图片

以扩大景观界面为目的,放大桥身中段使桥身呈纺锤型,曲线造型拉长行人的景观界面,桥上看水景,桥下看桥景,桥和环境一起形成了新的景观。

3号桥

3号桥位于“上海之鱼”金海湖西南角,为钢结构无顶桁式梁桥人行桥,立面呈双拱线形。

图片

桥梁形似波浪又似飞雁,最低处极限贴近水面,梁底高程高于水位线0.5m,以实现亲水效果。

4号桥

4号桥位于“上海之鱼”金海湖西南角,为钢结构桁式梁桥人行桥,立面呈拱形以近乎无障碍的坡度鱼跃过湖面。

图片

3、4号桥

3、4号桥以精巧的构件组成桁架交叠而成,桁架结构自身杆件通过交错布置形成结构美感,由特种钢分段制作,现场焊接组装。

图片

桥身分别以粉红、粉蓝氟碳漆喷涂,桥面、踏面采用防滑彩色树脂陶粒混合料,并以钢板收边。

5号桥(在建)

5号桥位于“上海之鱼”金海湖南端,为钢拱+混凝土悬带组合人车行桥。

图片

设计理念为“近水”,将人行桥下荡贴近水面,车行桥拱起,在人行桥与车行桥之间形成一个上拱下弯的眼睛形空间,通过这个空间,桥两侧的行人可相互看穿对面的风景,为“上海之鱼”的桥梁又增添一笔趣味。

6、7号桥

6、7号桥为服务于上海之鱼——雕塑艺术公园的两座人行桥,分别作为主、次入口使用。

图片

6号桥

图片

7号桥

图片

6&7号桥

鉴于河道本身的宽度与雕塑艺术公园自然舒展的平面,两座景观之间形成强弱对比的同时,呈现出结构的轻盈感。

8、9号桥

8号桥为奉贤区博物馆入口桥,9号桥为东方美谷JW万豪酒店入口桥。

图片

8号桥

图片

9号桥

作为两座进入奉贤新城地标性建筑的门户,桥身的弧度、栏杆的间隔乃至色彩都能与之协调,丰富视觉与空间上的层次。

10号桥

10号桥为通往上海之鱼——年丰公园的入口桥。

图片

初秋的天气,少了盛夏的酷热难耐,也无深秋的萧条冷瑟,一切都刚刚好。

小伙伴们,抓紧这“给力”的好天气约上三两好友,带上孩子,不妨来上海之鱼这几座桥上走一走,享受美好的闲暇时光。

(转自:上海奉贤)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