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国庆假期足不出沪怎么玩?“换个角度看上海,真的很漂亮!”
上观新闻2022-09-21 06:43:10
国庆留沪度假方式参考。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疫情,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倡导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省市出行。

新冠疫情以来,不少市民游客已度过了数个足不出沪的黄金周及小长假。除了去郊区度假,今年国庆假期如果留守上海,可以有些什么不一样的玩法?

住“一江一河”酒店,赏景骑行漫步

过去几年间,上海的黄浦江、苏州河岸线公共空间相继贯通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在此休闲。对市民游客来说,“一江一河”沿线的绿化、花境、网红咖啡馆、活化利用的历史建筑等,都是美好的风景;对上海而言,“一江一河”沿线的变迁则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其中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值得挖掘。不过,即使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居民,仍有不少人并未真正深度游玩这些身边的好去处。这个国庆假期,不妨与“一江一河”亲密接触一番。

“一江一河”可以怎么玩?家住浦东的市民Daisy的选择,是在节假日和亲友入住“一江一河”沿线酒店,边赏景边深度体验城市文化。去年春节假期,Daisy和父母入住了浦东滨江的文华东方酒店,既是为了给母亲庆祝生日,也是为了让长期未出上海的父母找点新鲜的体验。“当然我自己也有一点私心,平时很少会想到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住好酒店,这次也趁着之前促销时买的特价酒店券奢侈一把。”Daisy说。

入住当天是Daisy母亲的生日,酒店特地赠送了一枚生日蛋糕,两位老人很开心。第二天上午,Daisy带着父母滨江漫步,抬头就是东方明珠,上海船厂滨江绿地近在咫尺,江边骑行、跑步和散步的人们络绎不绝,这些迥异于社区的风景对两位老人来说很新鲜,Daisy也为他们留下了不少照片。

有了这次入住体验,Daisy的母亲提出,希望下次再试试上海其它的酒店。去年国庆假期,Daisy又带着父母住进了靠近塘桥的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这家酒店同样坐落于黄浦江边,但和文华东方酒店看出去的江景角度完全不一样。酒店附近由上海煤运码头旧址处的煤仓改建的艺仓美术馆,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和风景的基础上重新构筑,成为一座承载艺术的“仓库”,颇有看点。稍嫌遗憾的是,因为防疫原因,当时艺仓美术馆暂未开放。

从滨江酒店看出去的黄浦江 Daisy 供图

今年中秋小长假前夕,Daisy又和好友入住了外滩茂悦大酒店。她发现,从这里看出去的黄浦江正好转了一个美丽的弧形弯,角度更漂亮。从酒店走出去四五百米就是外白渡桥,也是苏州河和黄浦江的交汇处。向左走是苏州河畔的上海大厦、上海邮政大楼等历史建筑,向右走是黄浦江边的世界会客厅、外滩国际邮轮码头和对面陆家嘴的高楼群。这样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的风景,令身为本地人的Daisy也颇感惊喜:“换个角度看上海,真的很漂亮!”

一位同样体验了黄浦江边酒店的本地居民说:“疫情原因,出去旅行变得不那么随心所欲了。最近忽然发现,酒店可以适当地弥补心理对空间变化的需求,也有身心放松的功效。”目前,“一江一河”两岸已涌现出众多高星级及精品酒店,除了外滩附近的半岛酒店、华尔道夫、外滩英迪格等酒店外,浦东滨江的陆家嘴禧钥、丽思卡尔顿、文华东方等酒店也颇受青睐。在苏州河沿线,苏宁宝丽嘉、宝格丽酒店、阿纳迪酒店等相对较新且有特色,跻身于网红酒店之列。

入住黄浦江、苏州河沿线的酒店,除了享受美景美食外,运动达人们还可以选择在“一江一河”贯通公共空间骑行、徒步、慢跑等运动,一举多得。

打卡艺术场馆,给心灵片刻小憩

热衷和家人一起度假的陈女士,过去三年中几乎把上海的郊区都走了一遍。“崇明去过四次,青浦两次,松江、奉贤和金山分别去过一次,这次长假就准备在市区逛逛了。”

9月初,陈女士带着对绘画颇有兴趣的女儿去看了遇见博物馆的“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展,女儿回家后就找来毕加索相关的书阅读,还写了一篇差强人意的读后感。既然女儿对看展如此有兴趣,这次的国庆长假,陈女士决定带着她来一次徐汇西岸深度艺术之旅。

为了安排好国庆假期,陈女士提前做了功课,发现上海旅游节期间,西岸美术馆大道8大场馆有近20个展览正在展出,其中相当一部分展览都覆盖了国庆假期,不愁没地方可去。

奈良美智个展中展出的奈良美智的“梦想工作室”

“万物的声音——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上,艺术家用压缩后的废旧机器表达对科技发展未必给人类带来福祉的悲观态度。

比如,正在西岸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家奈良美智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就时常出现在文艺爱好者们的朋友圈。展览全面回顾奈良美智跨越37年的多产艺术生涯,呈现了他70多件重要的绘画、雕塑、陶瓷、装置,及700余幅大量未曾展出的手稿;西岸美术馆正在举行的三个展览,均属于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的合作项目,它们分别是“娜布其:一切都回到了开始的地方”、“万物的声音——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哇!地下!”互动装置展等。此外,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香成摄影艺术中心、油罐艺术中心等,都有各种主题的展览正在进行。

“如果认真细看这些展览,一天时间根本不够。”陈女士说,带女儿看展是想让她拓展视野、启发兴趣。对她自己来说,也可以借由艺术家的作品换一种观察生活的角度,在短暂抽离日常忙碌生活的同时让心灵小憩片刻,相当于“充电”。

如果假期天气不好又不想跑太远,这个国庆假期也可以选择云上逛展。目前,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奉贤博物馆等均推出了质量颇高的虚拟展厅。通过相关展馆的官网进入虚拟展厅,游客不仅能云参观众多特色展品,不少展馆还配有专业的讲解服务。

其中,上海科技馆的虚拟展厅除了12个常设展览,还特别推出了经典回顾和临巡展两大游览专区,已谢幕的“地壳探秘”展区、在全国多地巡演的临展“鲸奇世界”在这里再次开放,可以补上一份缺憾;预约长期火爆的上海天文馆,也可以通过云参观先睹馆内展品“解渴”……

阅读特色建筑,追寻城市前世今生

这几年的上海,一些著名的历史建筑、梧桐街区的老洋房等,几乎成为建筑可阅读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建筑可阅读在上海的内涵,远远不止于此。这个国庆假期,也可以考虑来一场阅读城市建筑的深度之旅。

在保护性修缮及活化利用的过程中,上海的各种历史建筑焕发出新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的建筑经过保护性修缮成为品牌酒店,如外滩附近的和平费尔蒙饭店、外白渡桥旁的上海大厦等,不仅是见证了城市近百年变迁的建筑杰作,无数到访下榻的名人也为这些酒店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有的工业遗存经过活化利用,保留了一部分当年的城市记忆,又嫁接了新的时尚元素,给人沧海桑田之感。如浦东滨江的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由一座拥有150余年历史的造船厂变身为保留工业建筑遗迹的文化商业综合体,其内部仍能看到当年造船时布设的高大粗壮的水泥支架,与现有的文化商业功能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反差。

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内部空间

再如苏州河畔的M50创意园,其前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2000年起开始转型为艺术创意园区。现在,这里已成为一个以“艺术、创意、生活”为核心价值的品牌园区。在创意园区的一些角落,还能看到当年这里身为粗纺厂的一些工业痕迹和生活场景,颇具怀旧韵味。徐汇滨江的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油罐艺术公园,则分别由上海飞机制造厂麦道机库、上海飞机制造厂250号厂房、中航油油库改建而成,如今都已成为网红艺术场馆……

此外,上海还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中心大厦、梅赛德斯奔驰文化艺术中心、深坑酒店等特色建筑。大量高精尖建筑技术、环保节能高科技的应用,令这些现代化的建筑同样成为上海建筑可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建筑有兴趣的市民游客来说,每一幢特色建筑背后,都有一长串的故事值得探究。它们不仅记录着城市从何处来、往哪里去的故事,对于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也是追古抚今的绝佳载体。

深坑酒店

题图为苏州河畔乍浦路桥看出去的“世纪同框”风景,苏州河游船正在试航。本文图片除注明外均作者拍摄。
作者:李宝花
选稿:单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