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首次!《复兴之路》《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等16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
文汇2022-09-18 06:45:10

微信截图_20220918064302.png

近日,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首次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中。《复兴之路》《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等16部网络小说囊括了科幻、历史、现实、奇幻等多种题材,也涵盖网络文学20余年从初期到当下的经典作品。

“网络文学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张鲜活的文化名片,可视作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多样性传播、生态化出海的范例。”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副主任汤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网络文学讲中国故事的独到优势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扬——一方面,网络文学先天与传奇话本、明清小说等传统文学有着血缘关系,是中国通俗文学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载体;另一方面,网络作家主动汲取传统营养、发掘古典文学资源的同时,也自觉追求通过叙事反映时代发展潮流、展现民族精神力量,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人文精神。

从中国制造到饮食文化,网络文学传递中华美学

业内指出:16部网络文学作品入选大英图书馆中文馆藏,显示了网络文学本身正成为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和内容产品。据大英图书馆公开资料介绍,作为世界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大英图书馆会根据读者需求和书籍价值贡献等来选择收藏作品,即当下读者会想要看的书,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人类文学历史有时代意义的书籍作品。大英图书馆也欢迎能透视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艺术和文化的藏品。

此次入藏作品包括《赘婿》《赤心巡天》《画春光》《大宋的智慧》《贞观大闲人》《神藏》《纣临》《魔术江湖》《穹顶之上》《大讼师》和《掌欢》等,公众可在大英图书馆官方网站上查询了解作品信息,当地读者也可前往大英图书馆中文馆借阅实体书籍。

入选作品的作者们纷纷感到欣喜。“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意味着我们的作品能够影响海外受众。如果你想确切知道‘中国制造’如何风靡全球,这部作品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答案。”《大国重工》作者齐橙谈到,小说不仅讲述了中国工业化由弱变强历程,也有助于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制度密码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

《画春光》写瓷器文化的同时,传递出亲人守望相助、女性自立自强、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画春光》作者意千重感叹:“没想到网络文学竟然也能够被外国图书馆收录,也为中国网文开心,有一种路越走越宽的感觉。”

“希望通过故事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女性的力量与美好,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掌欢》作者冬天的柳叶认为,一道道美食不仅看馋了“歪果仁”粉丝,也能让更多读者直观感受中国女性大无畏的勇气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网文出海”渐成规模,精品内容供给赢海外青睐

这已经不是网络文学首次被收录至图书馆馆藏,2019年《大国重工》《将夜》等10部网络文学作品入藏上海图书馆;2020至2022年间《诡秘之主》《斗破苍穹》等144部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国家图书馆。眼下,网络文学成为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拥有庞大的读者受众,更以日益经典化的精品内容供给,为全民阅读注入新活力,赢得海外青睐。

从早期的海外网友建立网站翻译玄幻、武侠类作品,到网络文学改编剧在东南亚热播,再到国内网络文学龙头企业搭建海外平台、打造本土化运营生态、吸引本土作者创作,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本土化传播体系已初步建立。

据统计,光是阅文集团已向海外多国授权800多部网络文学作品的数字和实体出版,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访问用户累计约1亿,拥有2600部从中文翻译过去的小说,另有近30万海外作者创作了约42万部原创小说。《庆余年》《诡秘之主》《斗罗大陆》等网络小说及其改编作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走向世界的铿锵步伐。“走出国门的网络文学以其优质精品内容、丰富多样的题材类型、灵动活泼的语言和便捷畅通的媒介传播形式获得海外受众欢迎。”汤俏认为,读者能从玄幻、仙侠、古言等题材中看到神秘古老的东方叙事和侠义精神,感受到节气、绘画、曲艺、茶道、中医、制瓷、园林、服饰、饮食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从现实题材书写中读懂当下中国,那些蒸腾着生活气息、融合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的时代叙事持续引发全球受众的情感共鸣。

作者:许旸

编辑:范菁

作者:许旸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