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佛山四大名园,你知道多少?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2-09-16 17:50:00

岭南四大名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佛山,也有四大名园,你知道吗?

佛山四大名园分别是东林园、鹤园、梁园和中山公园。

明清时期,佛山已经有三大名园,即东林园、鹤园、梁园,它们都是豪门贵族的私人园林,远近闻名。清末以来,随着园主的衰落和子孙流散,园林逐渐荒废。

民国以后,为纪念孙中山辟建了中山公园。公园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佛山四大名园之一。

东林园

东林园位于以前的佛山东郊,又名东林拥翠,是佛山八景之一。园主是宋代冼姓冶铁巨商,冼氏家族在髙州还拥有矿山,家族庞大、财力雄厚,每年对东林园不断修缮扩大,到明代,东林园便成为佛山八景之冠。

东林园占地大约一平方公里,园内建有湖心水榭,一条彩虹桥与湖岸相连。湖边有连绵的荷花池,湖岸遍植四时佳果。大大小小的奇石放置在园内的竹林里,林间小道与各个院落相连,曲径通幽,冼氏家族的子孙就围绕着竹林居住。

从宋代到清代,东林园历经六七个世纪,成为了岭南地区的一大名胜。现在,东林园早已不复存在,仅仅留存了一块“东林古迹”的石匾。

鹤园

鹤园同样位于佛山的东部,占地面积约为250亩,是明代冼灏通在其祖先园池旧宅的基础上重新修建而成的。冼氏是冶铁世家,冼灏通凭借经营铁锅生意成为了巨富,明正统年间,更是成为了乡长族老。

鹤园里面的假山、水榭尤为出众。因为园林主人喜欢养鹤,园里还建有“鸣鹤楼”“浴鹤池”“鹤洞”和“发鹤窝”等建筑,这些别具风韵的楼阁相互呼应,庭院间树影婆娑,白鹤在蓝天绿水间飞翔,成为了当时佛山的一处风景。

但到了清代末期,鹤园的主人流散,导致鹤园被转卖甚至拆毁,现在已经不能再一睹鹤园的风采,只剩下“鹤园遗址”的牌匾残存。

梁园

佛山梁园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为佛山松桂里梁氏家族私家园林的总称,主体位于禅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佛山梁园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并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

梁园主要包括梁蔼如的“无怠懈斋”、梁九章的“寒香馆”、梁九华的“群星草堂”及梁九图的“十二石山斋”和“汾江草庐”等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园中的秀水、奇石、名帖并称“梁园三宝”。

梁园内布局精妙、格调高雅;园内佳果盈枝、鸟语花香;亭廊桥榭、堂阁楼台式式俱备,体现了造园主对个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

1989年,佛山梁园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佛山市政府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全面修复,形成了以宅第、祠堂、园林三位一体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

2016年,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动工,将梁园景区从原有的19亩扩大至68亩,其中包括修缮佛山梁园老园及重建梁园历史景观,打造一个全新的佛山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一代名园重焕光彩。

中山公园

孙中山逝世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纪念热潮。为了纪念孙中山,当年南海县政府决定建立一个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牌坊

1958年,佛山市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了。1959年1月28日,继整治“龙须沟”后,佛山再次动员全市人民,将中山公园的一片洼地改造成人工湖,这便是公园里的秀丽湖。

秀丽湖开挖同年,群英阁建成,成为了公园内最大的仿古建筑。70年代,群英阁茶楼开业, 自此秀丽湖“扒艇仔”、群英阁叹“一盅两件”、中山公园前留影……一点一滴,都成为了当年佛山人的难忘回忆。

建成后的秀丽湖

如今,修葺后的群英阁作为展览馆重新对外开放,中山公园的一大标志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继续谱写与佛山人的故事。

【来源】《佛山史话》 佛山档案方志 佛山新闻网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