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诗歌朗诵剧展演 《我们的荣光》周六登陆上海教育电视台
东方网2022-09-16 14:54:33

东方网9月16日消息:从诗歌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诵读中传递信仰的光辉。日前,上海市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暨《我们的荣光》诗歌朗诵剧展演活动在上海教育电视台隆重举行,作为本届推普周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我们的荣光》诗歌朗诵剧展演以精彩纷呈的诗歌朗诵和歌舞节目,邀请上海语言文字工作者和爱好者共同演绎。

展演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结合了影视短片、情景诵读、舞蹈、声乐、器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日晷觉醒”“赤诚宣言”“热血报国”“微光大爱”“红韵荣光”五幕串联起不同时代场景,以故事为主线,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沉浸式展现榜样人物,生动彰显了上海教育人的风采和上海教育战线取得的非凡成就,架起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读懂历史,就是读懂一个个人物。在第一幕“日晷觉醒”中,随着一束缓缓升起的曙光,音乐渐起,童声嘹亮,故事讲述人依次登场,深情讲述了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孕育和发展近代教育的城市,不仅是中国新教育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先行者觉醒的情怀和理想。

诗歌合诵《日晷的觉醒》 (张欣、吴菲儿、刘风、杨宇领诵;朗诵艺术校长团合诵)

在第二幕“赤诚宣言”中,红色历史故事在情境讲述、合诵以及舞蹈的完美糅合下再次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怀揣着崇高信仰的人,心中自有无比甘甜!”讲述人重温了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再现了先辈的信仰和有理想、有热血的青春年代,激励广大青年“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上海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著名配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刘家祯讲述《真理的味道》

齐诵《赤诚的宣言》 (刘彬、王苏领诵;朗诵艺术教师团合诵)

海阔天遥难挡归国之心,第三幕“热血报国”中故事讲述人深情追忆了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和“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坚守初心、矢志报国的一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无数优秀共产党人心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毅然告别优厚待遇和锦绣前程,奔赴新中国、投身百废待兴的伟大事业,谱写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动人篇章。此身,为国!此心,为你!正像诗中吟诵的那样“满腔爱的致意,我们甘愿毕生倾注……”

《祖国的土地》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新闻主播印海蓉讲述)

真理的伟力穿越时空,教育的力量奔腾翻涌。当第四幕“微光大爱”徐徐展开,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便呈现在眼前。从于漪老师“七根火柴”的故事到钟扬教授追逐生命的“种子”,节目以教育模范人物为标杆,从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迹中传递出他们心有大我、甘于奉献的教育情怀。

《语文课上的“七根火柴”》 (上海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蔡金萍讲述)

《绽放在高山》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陈少泽讲述)

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事业,为中华崛起和国民素质提升奠基,多少年来,不管在哪个岗位,优秀共产党人带领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从未改变,看似平凡和琐碎的工作,与国家的盛衰、人民的幸福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在尾声“红韵荣光”中,上海东艺舞蹈团队和朗诵艺术教师学生团队分别带来二重唱舞蹈《领航》和诗歌齐诵《红韵荣光》,为伟大的教育事业传颂、歌唱!

诗歌齐诵《红韵荣光》 (方舟、陈静、孙逊、吴笑领诵;朗诵艺术教师学生团)

语言文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不断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们的荣光》诗歌朗诵剧展演将于9月17日(本周六)上午9:45登陆教视荧屏,敬请关注!

作者:刘轶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