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横跨3000公里,把云南兰坪蓝莓送到上海人的餐桌,需要几步?
上观新闻2022-09-14 07:07:08
云南高原蓝莓,有了很大市场

在云南怒江兰坪县种蓝莓,气候条件上颇有天赋。

2018年起,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开始大力发展特色浆果产业,除了蓝莓,还有草莓、车厘子等,当地引进农业企业,带动周边村寨和搬迁群众到种植园区和工厂务工。兰坪平均海拔2410米,年平均气温14℃,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这里种出的浆果有着远高于普通标准的甜度和品质。更难得的是,因为海拔高、平均温度低,浆果成熟较晚,以蓝莓为例,市场成熟品种的结果期在5月份,兰坪蓝莓在7月份,能有效填补市场空白。

上海资金参与援建的蓝莓冷链生产车间。

兰坪蓝莓市场反响一直不错。“这两年,有时候蓝莓还未成熟,就被各地采购商下订单抢完了。”农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师小龙说,嗅到商机后,他们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兰坪去年蓝莓产量60吨,今年上升到300吨,明年可能会超过700吨。

规模扩大,产量提高,蓝莓采摘后的储存和保鲜成了问题。以前因为产量小,要么当天采摘,当天用冷藏车运走,要么在租来的小冷库里暂时储存。从去年开始,小冷库已经放不下了,把蓝莓堆进去后,连人站的地方都没有。

种植户们开始担忧。他们在这方面吃过亏。几年前,在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他们种的番茄价格暴跌,无法及时运到市场上销售,当地也无加工能力,无储存保鲜设备,大批番茄烂掉,种植户损失惨重。

2021年6月起,上海浦东新区对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展东西部协作。上海挂职干部、兰坪县副县长张韬经过一番调研发现,同样是兰坪蓝莓,在上海的销售价格比在广州便宜了不少,“这很奇怪。”张韬说:“明明上海距离更远,每车蓝莓运费贵4000元左右。”后来,当地干部告诉他,经过长途运输,蓝莓到上海的时候,品质有所下降,所以卖不上价。

如何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折损?张韬跟上海的大型生鲜超市咨询过,按照一般做法,蓝莓应该在原产地经过初级包装后,再到销售地细化包装,二次包装时,将坏果剔除。这些工作,都要在全程冷链的环境中完成,以最大限度保留水果的新鲜风味。

冷链车间里,因为温度低,分拣蓝莓的工人穿得很厚。

兰坪高原蓝莓若想“走出去”,采摘后及时存储,运输过程中降低损耗,都是打开更大市场的通关密钥。

“当务之急,是在兰坪当地把冷链生产车间建起来。”张韬说。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云南的农业又备受交通不便之苦,唯有运用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凭借科技和管理扭转不利局面。这样的想法和兰坪当地干部不谋而合。兰坪正在打造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包含分拣包装、仓储保鲜、冷链储运为一体的加工工厂。去年,上海东西部结对协作帮扶资金到位后,冷库和分选车间的建设率先完成。

从此,兰坪蓝莓加工有了专业流程——新鲜蓝莓采摘后,先进冷库预冷,使其果芯温度迅速降下来,以抑制蓝莓的“田间热”和“呼吸热”,延长货架期;然后在同样低温的车间里,挑出有破损的,再按大小、颜色分成不同等级,装盒打包;接着再放进冷库,等待冷藏车将它们运往全国各地。

按照重量计费,分拣工人每天能挣100多元。

“有了专业的冷链库,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号召大家再扩大种植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让村民增收致富。”兰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海秋说。这几年,特色浆果产业发展得日趋成熟,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他们的工作由村委会统一介绍安排,公司每天还安排班车接送上下班。村民杨建明成了水果育苗工人,负责蓝莓大田的生产管理工作,一年收入将近8万元;村民张莹是在昆明上学的大三学生,暑假回到家乡,在分拣车间套着厚毛衣、裹着羽绒服挑选蓝莓,每天都有150元左右收入。

“帮助兰坪把浆果产业做大做强,建冷库只是第一步。”张韬表示,后续在上海资金帮扶下,工厂新配备了自动化的蓝莓筛选机器,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当这台光电分选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分选速度可达每小时1吨。到时候,蓝莓能以更快的速度、更新鲜的状态到达各地市场。同时,随着浆果产量逐渐递增,到了丰产期,恐怕出动全镇劳动力也无法满足用工需求,启用光电设备后,原本从事分选工作的工人可补充至养护、采摘、质检、运输等其他环节,给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条件。

目前,兰坪已建成浆果种植基地5000多亩,配套建设完成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5000亩,冷链物流仓储加工厂及5000亩大棚设施。项目主要通过资产租赁、务工、松针收购、农机租赁、地租等形式,带动周边群众19206户实现年户均增收1780元。

作者:巩持平
选稿:单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