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门外秋风一片——痛别薛范先生
新民网2022-09-12 14:13:35

薛范兄,门外秋风一片,您慢走!

音乐学家薛范(杜雨宸 画)

上高三那年,我们被俄语折磨得灰头土脸,那些“变格”、语法,怎么背都无尽头。一天中午,广播站放了一首中文演唱的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好听,词特别美。我一下子就学会了。

我突发奇想,这首歌如用俄语唱应该更顺吧?但找不到原版歌词。俄语老师童先生说,别人都为俄语人仰马翻,你学有余力,自己中译俄好了。初生牛犊不怕虎,说干就干,不到两小时,我就译好了。照着唱倒蛮顺,但不知译得对不对,老师说,你去找这首歌的译者,他叫薛范。我是译着玩的,当然没去找,但记住了这个名字,还想着能译出如此有诗意歌词的人,定是个英俊潇洒的帅小伙。

第一次见薛范,在37年后的1994年。商城剧院举办“苏联歌曲音乐会”,票很紧张,我在门口等有人退票。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身边响起了抽泣声,我也泪流满面。久违的歌曲伴着人们渴望的真善美,穿过近半个世纪风云,又来到我们面前。听说薛范在场内,中场休息,我奔出去买了大红玫瑰,但我没见过他,结果把花错送给了指挥。散场时,我在电梯里与薛范迎面碰上,当我见到与我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他时,我竟一点没有违和感,正如他说的:“请别注视我的腿……”因为那么多美妙的歌,即使在轮椅上,他仍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熟悉后,得知他的境况,我一直想帮助他,都被他拒绝,相反,他多次帮了我。那年,我创排舞台剧“东方之舟”。他得知后,十分高兴,几次来电鼓励我,还说,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说。剧中有首犹太难民离别家乡的歌,我写了词,薛范自告奋勇配曲。我不知轻重,提出要忧伤、迷茫、依恋,要犹太音乐元素。他发来的曲谱丝丝入扣。这首“哀歌”把我要表达的情感都涵盖在内,成了戏的亮点。后来有朋友告诉我,薛范整夜坐在电脑前,花了一周才编成这支曲子。他自己却一句没提过,更别说提报酬!我创作的几部戏,他都担任音乐总监,那些久远年代犄角旮旯的歌曲,他都能找出,经过他的改编合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剧中。我以前以为他只会译歌,实际上,他这位音乐学家博学多才,在音乐领域中简直无所不能。总以为他需要帮助,其实错了。他的热情豁达,他的执着坚韧,是一团燃烧的理想之火,靠近他就被他吸引,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于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很多年里,我们一直想合作搞一台音乐会,但未如愿。2015年,终于找到了一个契机,我策划了在一所中学举行“警钟长鸣,珍爱和平”音乐会,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薛范担任顾问。所有的曲目由薛范审定,其中有他译配的《冉卡》等5首歌。这些歌年代久远,传唱并不广泛,对于师生难度很高。盛夏酷暑,没车接送,薛先生摇着轮椅坐地铁一次次去学校,从历史背景到歌词含意一一讲解,还亲自示范。这台节目完全由一所初中的师生完成,没有一个专业人士,我觉得抱歉,薛范说,正因为业余,才显得伟大,因为音乐是人民的心声。音乐会如期举行,获巨大成功。

我曾带学生去拜访他,孩子们以为他住在有大阳台的房子里,窗上飘着纱帘,三角钢琴奏着世界名曲,他怎么什么都没有!问我,他很穷吗?是的,薛范大半生陷于困苦、孤独,但他从来不曾贫穷。因为翻译歌曲享誉无数。他的歌迷从他的同龄人到如今的00后,没一个明星能与之比肩。所以,他的世界总是春意盎然。

上个月他发来音乐剧剧本,我提了几句不同意见,他说,你说得不对,见面再驳你!他从来不这么直截了当,但听着他生气勃勃的声音,我没往深里想,于是等着见面,等着他反驳,等着熬过酷暑,还等着要告诉他一直没说的我17岁时的那件趣事,如今,白等了!

无数时间的碎片,无数空间的远影,都在岁月的苍穹里闪光,跳跃,融合,裂变,然后汇入大海,薛范也因此得到永生。琴音滚滚,歌声袅袅,亦风亦雨,如泣如诉。薛范兄,门外秋风一片,您慢走!

(叶良骏)

作者:叶良骏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