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上海市中心襄阳公园关了大半年,人大代表:啥时能重新开放
上观新闻2022-09-09 06:43:00

“兴冲冲准备来公园逛一圈,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在淮海路办好事的市民莫先生想到襄阳公园转悠一下,发现公园呈封闭状态,只能扫兴而归。

“自3月疫情以来,襄阳公园已封了半年。”市人大代表许金勇近日向市人大提交建议,呼吁尽早向市民重新开放襄阳公园。

位于淮海中路1008号的襄阳公园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是中心城区独具特色的法式园林。

公园入口被栏杆围起来了

9月8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襄阳公园实地探访,只见靠近淮海中路的入口被一圈红白色的铁栏杆围起来。

两块告示牌

栏杆后竖着两块醒目的大牌子。一块是黑色告示牌,内容为“夜公园游园须知”,落款是徐汇区公园管理所,落款日期2017年6月;另一块蓝色告示牌,内容是关于垃圾分类投放事项的“告游客书”,落款日期为2019年7月3日。

白顶帐篷

透过栏杆往里望,宽阔的悬铃木大道上是一排空空的白顶帐篷,依稀能瞧见疫情那几个月的影子。公园里树木苍翠、草坪如茵,可除了穿着制服巡视的保安,一个人都没有。

记者看到,襄阳路中段一入口处标明是“核酸检测采样点”,告示牌上标了核酸检测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受高温影响检测时间改为14:30-16:30。沿着襄阳路往北走,只见几处小入口均安装了刺眼围栏,摆出一副“生人勿进”的姿态。

公园西北角入口有一圈蓝色围挡

转到襄阳路、新乐路的公园入口,这一角被蓝色简易围挡围了起来,边上停放着两部黄色挖掘机,围挡上标着“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工程市政”,但现场没有一个工人,也不见什么工程在作业。记者发现,公园入口处的公共厕所倒是保持开放状态,一位保安正悠闲地坐在公园一角,记者隔着栏杆问他,公园什么时候恢复开放,保安回答,“我也不是太清楚”。

“即使这里有架空线工程,也不是公园全封闭的理由。”许金勇代表说,他就住在附近,每次经过这里,看到公园封闭的状态心情就变得黯淡。平日里,襄阳公园是市民游客悠闲放松的好去处,大家来这里下棋、打牌、打拳,有的在地上用水写字,有的在空地上打羽毛球、跳广场舞,公园日常管理也很有序,比如大妈跳广场舞就有专门的时间段,播放声音分贝也有限制。“市中心的公园本来就不多,现在一封这么久,居民游客来到这里感到有点失望,像是失去了什么。”许金勇说。

市民坐在公园外的石凳上。

做市场营销工作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公司就在淮海路上,平时中午吃好饭,他会和同事到公园转一圈,都市里这一绿色静谧之处,成为他们工作间歇的一大乐趣,现在这个乐趣没有了。

襄阳公园东北角有个儿童乐园,住在附近的刘女士此前傍晚会带女儿来这里玩耍,但疫情以来,这一快乐角落不再向他们敞开,女儿对此颇为不快。

几位退休老人说,平时会约到公园一起散步、下棋,公园正北面有个报刊长廊,老人们喜欢看看报、聊聊天,现在只能绕道而走。

记者查阅发现,襄阳公园是今年3月9日起开始关闭的。当时,徐汇区绿化市容局发布了相关通知:“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保障市民游客的游园健康安全,有效避免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自3月9日起,襄阳公园实施闭园管理。具体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公园闭园后,在里面搭建起二三十个帐篷,被辟为社区核酸检测排查点,如今保留了一个核酸检测亭外,那些帐篷依然矗立,只是空置着。据了解,6月初上海399座城市公园近九成已恢复开放,徐汇区域内的衡山公园、光启公园、桂林公园等也都恢复开放,但襄阳公园一直却迟迟未开,也没告知何时能恢复开放。

许金勇认为,市中心的这座公园深受市民喜爱,核酸检测角只占了小小一块地方,不用整座公园都关闭,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应该尽快开放、还绿于民。

作者:王海燕
选稿:单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