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昆明,“好在”
北京号2022-09-06 13:06:00

2022年暑期,云南旅游是当之无愧的热点。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的昆明,单日旅行社游客接待量达到4万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7月旅客吞吐量超过300万人次,连续上榜全国首位……昆明旅游为什么火?为什么能火?

全球少有的“春城”气候

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来到云贵高原,因为重重山脉阻隔,移动变得缓慢。在西南气流的作用下,冷空气来回摆动,呈现准静止状态,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这就是“云贵准静止锋”。

昆明位于云贵准静止锋的西南侧,在单一暖气团控制下,即便在冬季也碧空如洗、阳光明媚;到了夏季,平均海拔1800多米的昆明,即便晴天也依然凉爽,加之雨季多云、降水,不仅削弱强烈的太阳辐射,也带走大量热量。另外,宽阔的滇池湖面也对昆明的气温、相对湿度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昆明,就这样成了四季如春的“春城”。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滇池

从业30年的资深旅游人、云南美途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汪涛说:“昆明城常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7摄氏度左右,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年温差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全球少有。我们接待过中国所有省份的客人,也接待过全球七八十个国家的游客。在这些游客的出游动机里,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帆船和红嘴鸥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新华大数据2020避暑城市榜单上,昆明排名首位;根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对1973年—2021年中国36个主要城市夏季舒适天数排行,昆明排名首位,夏季有84.96%的时日气候如春;在上海交通大学“2022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排行榜”上,昆明排名首位。此外,昆明还捧回“最佳避暑城市”“全球避暑名城榜榜眼”“中国避暑名城榜榜首”等与避暑相关的众多大奖。

“双心”栈桥盘在绿荫中

“论气温,昆明简直是人间天堂,不愧为春城。”山东网友“悦悦爱妈妈”的一条微博,曾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每年七八月全国各地温度不断刷新纪录时,昆明总是凉爽的,避暑游因此成为昆明的一个重要旅游品牌。到昆明参加避暑旅游体验活动的媒体从业者说:“一下飞机,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路上不少人还穿着长袖,真不敢相信昆明的夏天还能这样过。”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每年七八月份的暑期游客量占昆明全年游客量的两成左右。汪涛说,不只是避暑,每年冬天到昆明避寒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暖冬避寒旅游,也成为昆明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游客在宜良九乡景区载歌载舞

夏能避暑、冬能避寒的昆明,用云南人爱用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好在”。避暑避寒,不仅直接推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甚至让不少人选择在“好在”的昆明置业。尤其今夏,昆明旅游强势复苏,更带火房市。昆明市房地产开发与经纪协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昆明全域商品房成交量为83.26万平方米,高于1—6月平均值20%,环比上升25%。

昆明不只有“春城”气候

全球都少有的“春城”气候,只是昆明旅游强势复苏的“天时”。

“睡美人”西山、“高原明珠”滇池、“天下第一奇观”石林、“溶洞博物馆”九乡、“上帝打翻的调色板”东川红土地……让人纵情于山水,忘情于自然。“一文一武”西南联大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翠湖“九巷十三坡”,引人穿行大街小巷,挖掘昆明的历史和文化。白天,在云南民族村体验少数民族风情,到斗南花市感受“春城无处不飞花”;晚上,在海埂大坝听一场露天音乐会,在歌声中看着夜景、吹着风,到昆明老街、南强街巷感受别样的夜昆明,体验多元生活方式。安宁温泉、宜良汤池小镇温泉、富民东村温泉、寻甸塘子天然温泉、禄劝普渡河温泉等高品质温泉资源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天然药物资源品种数量全国第一……丰富的地理人文资源,让昆明能满足游客避暑避寒、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等多元旅游需求。

石林景区

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手握天赐“凉”机的昆明围绕建设“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持续推出靠谱的好产品,营造放心出游的好环境。

优选上线“品质旅游”系列线路产品,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寻甸凤龙湾小镇等旅游项目陆续开业运营……目前,昆明正按照《昆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挖资源特色,围绕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策划一批、储备一批的“五个一批”,以及变游览型景区为经营性景区、变被动门票消费为主动产品消费、变日间游为全日游、变单点游为全域游、变室内演出为沉浸式体验、变被动经营为主动服务的“六个转变”,策划文旅新业态、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全面优化昆明旅游产品结构;发力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等“六夜”系列产品,策划环滇池旅游度假区、环翠湖文化休闲空间等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旅大项目,推动高品质酒店集聚发展,打造具有“云南特色、昆明味道”的文旅消费新亮点,让来昆游客“吃上一顿好饭、看上一场好戏、睡上一个好觉、购上一份好礼、收获一份好心情”。

外国游客在石林景区内游玩

与做优产品同步,昆明还在持续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等,为游客营造出游好环境。在位于昆明老街的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游客不仅能进行文旅咨询和获取服务,还能体验甲马拓印、剪纸、面塑等非遗项目,可以借阅书籍,欣赏花灯、滇剧表演。2020年以来,昆明开展线上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涉旅购物店等旅游市场整治“十大专项行动”,游客满意度、涉旅投诉案件处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明显提升。

“口袋公园”扮靓城市空间

在汪涛看来,夏天能避暑的城市不少,冬天可避寒的城市也不少,但像昆明一样四季都“好在”的地方却不多。汪涛说:“昆明旅游的目光应该是世界,昆明应该是世界的‘春城’。”

昆明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思凡

图片:黄晓松 杜文蕾 新华社

责编:李冬雨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作者:李思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