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八大山人台北故宫本辨伪
北京时间2022-09-05 22:06:29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八大山人《小行楷黄庭经》八开册(折装)(简称“台北故宫本”)(图4),纵23.5厘米,横 17厘米,书画鉴定家徐邦达于1934年题跋鉴定为真迹:“八大山人早岁书曾学董华亭(其昌),中年弃去。出入钟王,无定法。此册书《黄庭经》,亦不规规于世传右军拓本,笔致古秀,应为花甲前后之作。愔原无后二钤记,不知何时为伧父辈添此伪印。然真者自真,识者当不以为累耳。友人携视,辄书求正知音。甲戌秋七月徐邦达记于京寓。”【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及句读均有误,释文为:“八大山人早岁书曾学董华斋。中年弃去出入钟王无定法。此册书无尘俗。亦不规规于世传右军拓本。笔致古秀。应为花甲前后之作。愔原无后二钤记。不知何时为伧父辈添此伪印。然真者自真。识者当不为累耳。友人携视辄书求正知音。甲戌(西元一九三四年)秋七月徐邦达记于京寓。”】徐邦达认为“笔致古秀”“真者自真”,确认系八大山人60岁前后的原作,仅仅认为“可得神仙”和“八大山人”二方伪冒的印章是后人加上去的。第一开和第八开分别钤民国收藏家王文心“荆门王氏珍藏”“蒙泉书屋收藏金石书画之章”和“文心审定”等收藏家的鉴藏印。

图4 八大山人《小行楷黄庭经》册第一开 纸本23.5×1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本书写者的状态拘束生疏迟疑,结体互为冲突,字的大小关系不协调,各自为政,上下左右的关系缺乏映带的连贯性呼应,笔道单薄稚嫩而显生硬。可比较同时期八大山人(1684年,58岁)行楷书节录《黄庭内景经》六开册(折装)(王方宇旧藏,美国弗里尔美术馆藏,简称“弗里尔美术馆本”),纸本,纵20厘米,横 11.66厘米,钤印“八大山人”“可得神仙”“驴”“鰕䱉篇轩”等,与八大山人常用印鉴一致。弗里尔美术馆本章法整体,行气贯穿始终,字的大小变化协调自然,行笔刚健有力。

台北故宫本和弗里尔美术馆本,二者同为黄庭经系列,故内容重复率极高。具体比较如下:台北故宫本第一开“黄庭”——二字结构局促上下关系脱节,“审”——结体松散,“人”——捺笔生硬;弗里尔美术馆本第一开“黄庭”——二字结体自然上下左右关系呼应,“审”——结构紧凑,“人”——捺笔刚中有柔。尤其是台北故宫本第八开“烦”字的“页”部转折圭角以及竖画刻薄失却弹力,八大山人绝无此笔触;弗里尔美术馆本第五开左起第二行“烦”字的“页”或右起第一行“项”字的“页”部转折圆厚富弹性,二者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图5)。

图5 八大山人《黄庭内景经》册第一开 纸本 20×11.66cm 1684年 美国弗里尔美术馆藏

《小行楷黄庭经》册中有诸多八大山人风格的异体字、字的造型结构等,皆依傍于原本的创作者——八大山人的智慧,非摹者所能自创,这是毫无疑问的。台北故宫本掺杂了八大山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字体,通篇章法松散、各自为政,透露了伪造者集字的状态。在伪作上添加原印以冒充真迹的做法多有案例。然而,在真迹上添加伪冒的印章,则于逻辑不合。且迄今未见八大山人未盖印章的作品,即使非得意之作,八大山人也都会盖上私印或闲章,尽管其书画风格几经更迭,但这个习惯从年轻到老都没有改变。尤其是在长达八开郑重神圣的经书册页上,竟然没有钤一方八大山人的印鉴,更是不能成立。

以上从多个层面证明八大山人《小行楷黄庭经》册系赝品而非八大山人原作。故台北故宫本《小行楷黄庭经》册,仅可作为研究八大山人的资料之用

转自:艺术市场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