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上海熟悉的一幕又来了:完好的共享单车被堆成山,有人靠此发财...
新闻坊2022-09-04 17:51:24

2018年,

共享单车企业重新洗牌之后,

成千上万的共享单车被堆放在停车场,

浪费得令人咂舌。

如今这样的情形在上海再度出现,

只不过这次是因为“扣车”。


图片


为了确保上班时小区门口有车,下班时公交地铁站上有车,上海三家共享单车企业都雇佣了运维人员,根据需求量的潮汐变化,实时把自行车配置到市民出行必经的停放点。


而另一边,为了遏制车企过度投放,更好地保障城市文明和有序的交通环境,上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城管部门,在运维人员不能及时响应的时候,会通过第三方,将违规超额投放和没有摆放在停车区内的自行车收走,从而督促车企有序投放,并落实运维力量。


但就在这个环节里,

一些乱象出现了。

小坊的同事在上海路面

和多个停车场,

直击了“扣车产业链”。


图片


十一点左右,早高峰刚刚过去,虹口区赤峰路地铁站门口,停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其中有不少都停在了白线之外,一度对行人的通过产生影响。


这时一辆大卡车出现,驾驶员和另外两位工作人员自称是街道购买的第三方服务商的工作人员,专门对辖区内违停的共享单车进行清运。然而,当白线以外的共享单车都被搬上大卡车之后,他们的行动却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将剩余在白线以内的共享单车也拖上了卡车。


图片


据他们的解释,提前收走一些,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接下来的时段里,共享单车再度堆积。


驾驶员告诉记者,每天他们都会在赤峰路地铁站和曲阳路地铁站附近巡视两圈,并将卡车装满。大卡车一次可以装下一百辆左右的自行车,两次便是收车二百辆。


当记者疑惑,若是街面上的自行车都摆放规整,无车可收怎么办?三名“扣车”人员回复,“白线里的车也要清掉”、“装满为止”、“我们也不能白来”。甚至为了保持卡车上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共享单车数量的平衡,他们会刻意在点位上将某个品牌的单车多拉走一些。


图片


在跟随拖车的过程中,记者在曲阳路地铁站附近遇到了一位哈啰单车的一线运维人员,他的职责是将地铁周边的哈啰单车摆放整齐、去除广告。但观察后记者发现,这位运维人员更多的作用是“保护”白线内的哈啰单车不被拖走。


与拖车人员相遇后,双方达成了一致,拖走哈啰单车20辆用于凑数。而没有运维人员“保护”的美团单车、青桔单车,则几乎全部被大卡车收走了。


图片


经过多日的走访调查,

记者发现,大卡车拉走

停在规范白线内的共享单车,

这样的“奇怪操作”

在其它区也有发生。

那么,这些车被拉走后,

都去了哪里呢?


根据既往媒体报道,目前上海临时存放“违停”共享单车的场地超过200处,全年扣车峰值上百万辆。想要取车,三家平台必须向第三方扣车公司上缴“赎车费”,每辆自行车的价格在10元到18元不等。


图片


此前,美团单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该平台在上海投放的自行车约49.5万辆,其中超过15万辆备案车长期被扣在第三方扣车场地,导致大量闲置,平均每天约有2.2万辆单车因各种原因,被第三方公司扣车,需要付费取回,企业每年因此付出的取车成本超过1亿元。


在宝山区大场镇南大路一处停车场,记者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停车场门房间内的登记册上可以看到,每天从各区被送到这里“暂存”的共享单车都超过1500辆。按照取回一辆单车需要支付10元来计算,这个停车场单日的“收入”不低于15000元。


图片


记者了解到,该停车场属于一家名叫“谦屿”的环卫公司。根据“天眼查” 的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承接了多个区下辖街镇的市容环境管理的服务项目。该公司除了非机动车管理业务以外,还承包上海的市容管理、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等市容服务。


图片


面对为何要收取赎车费的疑问,该企业一名何姓负责人解释,系因场地费和人工成本的支出需要。而另一家参与“扣车”的企业,威驿(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电话中直言不讳,10元一辆共享单车的赎车费并没有明文规定,而是一种“行规”。


数量巨大的扣押车辆背后,是共享单车行业日益增加的运营成本。哈啰出行和美团单车分别在今年1月和8月的涨价公告中表示,涨价系因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上亿赎车费”的产生,或将变相地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对于此般扣车和收费的乱象,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陈越峰认为在单车企业没有违法事实和证据的情况下,第三方扣车企业存在构陷行为,如果涉及金额较大则可能涉嫌犯罪。行政机关需要更加严格地约束第三方企业,要求他们遵守行政执法的相关要求和程序要求。


图片


上海市人大代表洪程栋认为,政府部门需要明确“扣车”的时长和指导价格。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应该做好自觉运维,落实好主体责任,利用大数据等方式方法科学投放,主动清运。而对于“过度清理”的现象,各方行为都需进一步规范。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