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新民艺评|金庸小说,如何翻拍才能不“魔改”
新民网2022-09-04 15:31:07

至今我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暑假里,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走进录像厅。那时正醉心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我,混在一堆大人中看完了59集的TVB版《射雕英雄传》(1983年)、50集的《神雕侠侣》(1983年)以及其他一些记不得名字的武侠剧。

应该说,这些剧不仅是我,也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虽然现在看来,不少棚拍的布景和特技都透着简陋,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确深深地打动了无数像我这样的观众——黄日华演出了郭靖的憨厚,翁美玲演出了黄蓉的灵动;还有当时尚青涩的刘德华,正好有一种倔强的少年感,而陈玉莲演小龙女自带清冷本色,白衣飘飘,惊为天人……到今天,1983版《射雕》在豆瓣上的评分仍然高达9.2分,居于近40年来的所有18个版本之首。而1983版《神雕》也在迄今为止的13个版本的影视剧中,获得了8分的高分,仅次于1995年TVB由古天乐主演的《神雕》。

再说个反面例子。今年,有三部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网络平台上映——

前两部是1月31日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2月3日的《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两部的评分都在4分之下,网友纷纷吐槽“买的不是片子,而是弹幕”“导演毫无诚意,演员毫无演技,剧情毫无逻辑”“放过金庸武侠吧”……后一部是7月15日上映的《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评分6.4,勉强及格。用1.5倍速看完后,心中浮起疑惑:除了有限的几个主人公的名字外,和金庸原著八竿子打不着呀,原著中柔弱全然不会武功的苗若兰,电影里不仅是武功高手,而且还一手招募了胡斐,策划了复仇局……这让人不禁严重怀疑买版权究竟是为了什么?

从2010年开始的10多年里,金庸小说被影视化了至少10次,评分大部分在3分至5分的不及格区间,其中还有评分低达2.5的2018版《新笑傲江湖》……鼓起勇气看了看,果然山寨风十足,原本潇洒倜傥的令狐冲既无演技也无颜值,难道是主演带了“矿山”进组?更安排东方不败和蓝凤凰相爱相杀,难道编剧是魔改无上限?

新版也不是全无佳作,2017版的《射雕英雄传》评分有8分。在我看来,能成功改编金庸小说秘诀,一曰武,二曰侠,三曰情。武是指武术招数或硬桥硬马、拳拳到肉或轻盈华丽,美感十足,而不是一味靠慢镜头和电脑特效;侠是指完整到位地还原金庸在“射雕三部曲”中屡屡提及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惩强扶弱、胸怀天下的侠客气概,而不是魔改加戏;情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最强大的吸引力。金庸说:“世上最宝贵之物,乃是两心相悦的真正情爱,绝非价值连城的宝藏。”所以男女主角之间在屏幕上绝对需要有火花,才能演出大侠笔下的童话爱情。

最后说一句,除了原汁原味的改编,如果编导有追求艺术的诚意,拿金庸小说做外壳也不是不可以。比如1993年李仁港导演的武侠剧《九阴真经》,以及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东邪西毒》(1994年)。前者请来大侠专业户姜大卫,精湛地演出了黄药师和爱妻的番外篇,尤其是黑白格调的片头,堪称金庸剧史上最美MV。后者则是借金庸人物设定,传达各种爱而不得、爱却错过的遗憾和纠结,令当代都市男女心有戚戚焉。

8月31日,又一部新版《飞狐外传》开播,真心希望这一回,剧组不要让金庸迷们再大呼“魔改”了。(蒋俭)

作者:蒋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