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版“AlphaGo”、元宇宙未来居民等齐聚上海,他们要做什么?
上观新闻2022-09-01 06:27:00

中国版“AlphaGo”开启象棋人机对战、身着戏服的机器人舞“大戏”、与元宇宙未来居民实时互动……昨天,在位于浦东世博中心的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厅内,各行业的选手们已纷纷就绪,带着最新的产品与技术亮相。

首届大会时,人们就在构想人工智能这一充满想象空间的新事物,将如何改变甚至颠覆我们的生产生活。五年来,一批又一批怀抱着理想的人相继投身,解密更多的未知与好奇,刷新行业的广度与深度。那些关于未来的可能性,就“藏”在大会现场的展品里。

刷新产品精准度

人工智能是一个热词,却不是一个新鲜词。在一些商用领域,比如说港口园区物流、工程机械智能化等方面,它已经早早到来,并慢慢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跨越。

中科慧拓是今年大会的“新人”。作为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的智慧矿山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它基于自主研发的愚公平行矿山操作系统,已落地30余个矿山的无人化项目。

“矿区无人化想要解决的痛点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招工难,以及作业环境艰苦导致的健康安全问题。在国外,发展已有二十余年,国内则是2019年才开始商业化落地,今年进入规模应用的阶段。”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深耕市场多年的中信重工,则展示了国内首个行业领先的矿山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可通过智能感知、工业数据采集、无线传输、大数据分析和利用机器学习,赋能矿山行业企业。在现场,最新的矿山灭火机器人也一并亮相。“这款产品经历了持续的更新迭代,比如在耐高温上,从原先的300­°C—400­°C提升至­550°C。另外,这些机器人可以自组网,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将信息上传至指挥中心。这摆脱了一人操作一机的局限性,工作效率更高。”

在连续五年亮相的西井科技展台,记者看到了全球首款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从2018年作为自动驾驶新物种问世,Q—Truck不断创新技术,颠覆性地取消了人类驾驶室,让车辆拥有更富裕的空间来搭载更多智能设备。

今年是它的第四次产品迭代,可在全程无人的情况下,通过换电的方式实现电能更新。据介绍,全新重卡配备高达210KWH的超大容量组电池,可在6分钟内自主完成电池更换,而同等运载力的重卡即使使用快充模式,最少需要充电2小时。

作为“智能泊车”的领先者,纵目科技今年也有新动作——“行泊一体”。“目前大部分车型的智能驾驶模块仍然分为泊车和行车两套系统。车企对降低成本和提升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正在增加,基于AI算法、即时定位建图等核心技术,我们有信心立足于此前积累的优势,推进行泊一体发展。”工作人员说。

 人工智能赋能百业

在大咖云集的展厅内,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正自我突破,将技术优势延伸至更广阔的产业链条上。通过新老入局者的共同努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进一步打开,让人们更加可视可感。

在商汤科技的展位上,中国版“AlphaGo”和参展人员开启了象棋人机对战。这是企业今年推出的首款纯家庭场景机器人——“元萝卜”,由一个象棋棋盘、一块屏幕、一个可移动的轻量级机械臂以及一个摄像头组成,内置26个关卡,覆盖低中高各种棋力水平。

“以往,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和商业化场景,我们希望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今年推出了这款瞄准儿童、老人以及象棋爱好者的产品。”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元萝卜”是第一步,接下来会加大棋类以及家庭服务类的探索,在智慧生活方面进一步延伸。

腾讯今年推出了数智人实时互动项目。所谓数智人,原本是进化了数据智能能力和手段的新人类,如今已发展为“多源数据+智能算法+领域专家”的“数智人”框架体系,还有专家指出它将是元宇宙居民的重要成员。今年,国家博物馆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打造的数智人“艾雯雯”入职国家博物馆;长三角之声与腾讯在线智能视频创作平台“智影”联手打造的虚拟数字人主播“长小姣”开始主播工作。

在城市管理以及农业等领域,人工智能也在拓展着自己的边界,提供更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达阀科技今年带来了一台最新研发的农业采摘机器人。它拥有独特设计的采摘双臂,双臂末端可适配夹具、电动剪刀、果篮等工具。凭借着超强的视觉识别能力,可以识别果实种类、果实状态、果实坐标、果柄位置。目前,在北京周边一些农业生产基地已有落地应用。据介绍,在农业与教育领域之外,达阀科技还将大力发展人形服务机器人,即机器人保姆,预计2025年研发出实验室样品。

“我们聚焦于数字孪生城以及数字孪生工厂,应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服务。”中国联通工作人员以大连路隧道项目为例,伴随着5G技术的成熟,它“超进化”成为全国首个5G隧道。一线操作人员开发的AR智能眼镜,能够将实时数据“叠加”在真实环境中,实现“边巡边控”。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对故障的响应速度更快,以前需要四周全面解决的问题,现在只要一周的时间。”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