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优化送餐“捷径”,静安芷江西路街道确保饭菜保鲜送达
上海市民政局网站2022-08-31 21:13:04

先送最远的青云路,再走中华新路、大统路……这样一路送餐不用走回头路,也最节省时间,可以让老人们尽快拿到新鲜的饭菜。

马俊红是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为老助餐的送餐员之一,每日为老人送餐是她的工作。马俊红熟悉芷江西路街道的条条马路和角角落落,送餐5年多来,她不用导航,也不需要看地图。她笑称自己就是这片区域的“活地图”,自有一条送餐“捷径”。上述这条送餐路线,是马俊红在5年送餐实践中反复优化得出的。

“阿姨,饭来啦!不着急哦,慢慢来!”在给一对盲人夫妻送餐时,马俊红按了他们家的门铃后,便耐心地等在门外,柔声安慰前来开门的老人不要着急,慢慢走路。今年91岁的夏阿姨和88岁的石叔叔开门后接过两盒热乎的盒饭,感谢的话说个不停。

在灵光居民区助餐点,还没等饭送到,82岁的高阿姨已经在和志愿者边聊天边等待了。她说:“我和儿子一起住,白天儿子要上班,我就订盒饭吃,订了好几年了。菜很丰盛,不重样,份量也很足。我有时候一餐吃不完,就分两顿吃。”马俊红总会建议老人一餐吃不完赶紧放进冰箱,天气炎热,食物不进冰箱很容易变质,一旦吃到变质的食物就得不偿失了。

大统路933弄,71岁的江老伯等在路边,看到送餐车来了,高兴地朝马俊红挥手。接过盒饭,他笑容满面地说:“出来拿个饭,下楼走走也能散散心。”

最后一单是给69岁的肢残人士周先生送餐。此时已是10点24分,虽还未到正午,但太阳早已火辣辣地挂在空中,迎面吹来的微风也携带着蒸腾的暑气,马俊红的汗水早已浸湿了衣领。

根据安排,马俊红平均每天要跑5个老小区,送出70多份盒饭,有些是送到助餐点上的,助餐点有志愿者“接驳”最后50米;有些是需要送到居民手中的。由于今年天气炎热,有些平时自己烧饭的老人也会选择订餐,所以送餐量较平时有所增加。

不少老人家住四楼以上,没有电梯,送餐员们上下楼需要爬楼梯,戴着的口罩没过多久就被汗水浸透。居民们感动地说道:“这样一家家爬楼送餐,真的很辛苦啊!”马俊红笑着说:“这不算什么,疫情期间我们送餐还要穿防护服,那时体力消耗得更快!”

即使是在疫情期间,芷江西路街道为了确保助餐老人们能吃到新鲜的盒饭,这样的为老助餐服务也没有停歇。那段日子,送餐员们一起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睡着沙发、日日坚守。

在酷暑来袭,且防疫措施又丝毫不能松懈的情况下,确保订餐老人们拿到新鲜的饭菜,将为老服务持续温暖人心地开展下去,是芷江西路街道的民生重点之一。

为了准时发车,送餐员前一天就将送餐保温箱擦洗得干干净净,并做好车况检查。早上8点开始,他们将新鲜出炉的餐食装进透明的一次性饭盒,再用推车运送下楼,小心翼翼地装入送餐保温箱。8点30分,马俊红和另外两名送餐员便带着刚刚出锅的270份助老餐食出发了。

开展车轮助餐之余,芷江西路街道还多措并举为辖区老人送去关爱,通过“老伙伴计划”“乐龄有伴”“失能帮帮团”等项目搭建的平台,居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以电话、微信、敲门等形式贴心关爱着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等老人。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