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中小学生乘坐上海地铁如何进站?要注意啥?
浦东发布2022-08-31 14:52:49

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疫情期间,搭乘地铁出行要注意什么呢?

根据我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自9月1日起,乘坐公交、地铁、轮渡时,无智能手机的学生需使用已登记关联的交通卡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带好“电子学生证”或“离线码”备查。

家长或学生可通过“上海交通卡”APP首页或“上海公共交通卡”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交通卡】进入“交通卡登记关联”页面,完成学生交通卡的登记关联。

离线随申码攻略

如何申请“离线码”?

方法一:特色专栏

在“一网通办”平台(https://zwdt.sh.gov.cn/)政务服务首页的“特色专栏”专区找到“离线‘随申码’”图标,点击即可进入申领页面。

方法二:关键词检索

点击搜索框,输入关键词“离线随申码”即可进入申领页面。

登录后,若本人或绑定亲属“随申码”的亲属符合申领条件,市民朋友们可以根据需要申领、下载所需的离线“随申码”。

在“一网通办”平台线上申领、打印、使用离线“随申码”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若您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咨询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

2.若亲属代申领,可先行至“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为符合条件的亲属绑定亲属“随申码”;

3.离线“随申码”有效期为180天,过期失效,需重新领取;

4.若进行“挂失”或“再次申领”操作,之前申领的离线“随申码”将失效,无法进行核验。

地铁出行攻略

没有智能手机的中小学生乘坐地铁,通过“电子学生证”或者离线“随申码”配合车站查验后,再使用实名认证的交通卡刷卡进站。在此提醒,请为实名认证的交通卡贴张贴醒目贴膜,方便车站工作人员辨识。

实体交通卡贴膜服务,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学生可持有纸质离线“随申码”向车站工作人员出示,由车站工作人员扫码查验。如学生未持有纸质离线“随申码”,可提供身份信息,由车站工作人员通过“随申办”老幼核酸助查进行健康信息查询。

提醒同学们,每天出门前先检查确认实名认证的交通卡和电子学生证或离线“随申码”是否准备好,建议这些地铁出行凭证可以放在同一个卡包内,便于收纳携带。同时,出行过程中和在校期间也应注意保管好,切勿遗失,影响进站。

防疫提醒

疫情期间,所有乘客乘坐上海地铁,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体温正常(<37.3℃)、随申码为绿码。

安全提醒

候车时请站在安全线内,不要探头张望。

有序候车,先下后上。

上下车时,请小心站台间隙。

门灯闪烁时,切勿强行上下车。

乘坐扶梯时,请紧握扶手,注意安全。

请勿倚靠屏蔽门或安全门,以免发生危险。

如果换乘遇到客流拥堵,也请你听从指挥,有序通行。

选稿:魏子川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