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名人就非得是“名人之后”?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08-30 10:41:00

李肖飏/漫画

前段时间,亚洲“短跑一哥”苏炳添是苏轼后代的话题突登热搜榜,一时间舆论场上好不热闹。有人搬出所谓“苏轼家谱”严肃考证,有人跟风自曝祖上满目名人,还有人忍俊不禁发问——苏炳添怕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一位是“跑得最快的大学教授”,二人究竟有无宗族渊源?尽管这跨越千年的“梦幻联动”着实吸睛,但舆论纷扰之下,也搞得蛮不是个味儿。话说回来,与其纠结“是”或“否”,不如跳出题面反问一句:答案重要吗?苏炳添站上赛道、拼得荣誉,所倚的并非血统出身,而是日复一日的勤奋训练和对于练法跑法的自我革新。其光芒在于自身,是不是“名人之后”有什么打紧?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此段插曲之所以席卷舆论场,与中华文化讲究“水有源,木有根”不无关系。古代社会,极重门第,世家大族拥有威望地位,一些人绕着弯强认有名的“祖宗”,图的要么是自抬身价,要么是为自身所为建立合法性。称帝后声称本就是皇室血统,成名后为自己定制体面宗族的事例,比比皆是。当然,也不乏一些人在功成名就之后,突然被要求“认祖归宗”,一下子拥有了一大群体面亲戚。诸如此类,不过是名人与世家间互相贴金、为求实用,至于真实性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时至今日,谁再去炒什么门第家族,多半会被嘲笑迂腐,可攀附之风却并未绝迹。君不见,多少地方都在争抢名人故居,激烈比拼之下,名人生平都要不够用了;多少产品打出名人同款,吃穿用度无一不有,都想蹭个爆款大卖;更有人强行附会出一些名人语录、趣闻轶事,以此赚取流量……势利市侩面孔,观之让人反感。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生息繁衍、开枝散叶,迁徙流动、以至于今,谁要想找个祖上的名人并不困难。不信去查查《中华姓氏大辞典》,尽可能地追本溯源之后,你我姓氏绝大多数不过三个源头:黄帝族、炎帝族以及东夷族。诚如网友调侃的,“谁还不是名人之后呢”。

当然,追思先辈与亲近名人本身并无不可,关键以怎样的态度为之。回望历史,一些家族修家谱、传家训,教导子孙后代涵养清正风气,留下段段佳话。说白了,名人先辈拥有光环,必因其在某一方面有突出功绩或不凡贡献,必因其为家庭、为家族作出了可贵承担。这才是我们寻根问祖的原因。央视有档节目名叫“客从何处来”,当嘉宾在节目组的帮助下找到祖先、在先祖的墓前祭拜的那一刻,时空定格、往事打开,无数先祖的事迹穿越时空而来震撼人心。这样追溯家族历史,这种感情和思想上的碰撞,才有意义。

阿Q常说自家祖上也曾阔过,却招致反讽,还引来一口啐“你那里配姓赵!”还是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作者:徐晓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